第551章 海瑞旧人之後(2 / 3)

「海公认识家严?」

「嘉靖二十八年冬,老夫上京会试。家境贫寒,一路上风餐露宿,窘困至极。

老夫先是托了熟人,坐上一艘海船,泛海到了宁波,再从那里上岸,沿运河北上。到了苏州,子俊兄正在家读书。那天他出来游走,遇到狼狈至极的老夫。

相问之下,原来是赴京赶考的海南穷举人。子俊兄欣然邀请老夫归家,粗菜淡饭,让老夫主仆,饱餐一顿。

住了一天,临走之前,还搜刮囊底,赠送了三吊四百三十文。老夫不受,子俊兄还十分生气,说老夫不受就宁可丢到水塘去。老夫只好愧领。」

海瑞眯着眼睛,缓缓追忆着。

「可惜那年会试,老夫辜负了子俊兄的好意。嘉靖三十一年冬,老夫又上京赴三十二年春闱。路过苏州,给子俊兄带去了一顶黎民所制的竹笠。

老夫穷困,买不起好东西。子俊兄却不嫌弃,欣然受领,还挥毫在竹笠面上写下『桥边客』三字,老夫问他,这是何意。

子俊兄答道,『归来倾国思报仇,不知谁是桥边客。』」

海瑞缓缓说着,对面的皇甫檀已经是泪流满面,哽咽不已。

「子俊兄博学多才,能文能武,精乐善弈。科试不顺,并不气馁,熟读兵书,并花了五年时间走遍九边,遍访西北丶中原各地,沉心民情,总结时弊。

曾经写下《几策》丶《兵流》丶《枕戈杂言》等书,论及兵事丶时政。这些书老夫有幸看过,字字珠玑,切中肯綮。

子俊兄有大才却报国无门,但不自暴自弃,从不认命。枕戈待旦,随备徵召。可叹可惜,他最后还是抱憾而终。」

海瑞看着皇甫檀,喟然说道:「老夫一直记得这位旧友,曾经写过几次信给你父亲。可惜邮路不畅,终不见回信。

后来老夫辗转多地,那一年巡按南直隶,还特意去了一趟苏州,登门拜访,不想人去楼空,宅院草寥。

原来是子俊兄寄予厚望的麒麟子,认命了。」

皇甫檀噗通跪倒在地,伏地大哭。

舒友良从外面转了进来,看到皇甫檀在大哭,忍不住问道:「老爷,你怎麽又把人说哭了?」

海瑞指着皇甫檀问道:「友良,你还记得嘉靖二十八年秋冬,你我上京赶考,在苏州遇到的皇甫员外。」

舒友良答道:「怎麽不记得!当初老爷你和我,好容易挨到苏州,准备乞讨一番,挣些米面钱财,再上路。

然后那位皇甫员外请我们到家里,饱吃了几餐,临行还塞了两身旧衣,给了三四吊钱。

记得,我当然记得。」

舒友良的话让皇甫檀哭得更加厉害。

海瑞指着他说道:「友良啊,他就是皇甫员外的幼子,皇甫檀,皇甫浩举。」

舒友良大吃一惊,马上就想明白了,「老爷,你在临清码头想法进喇唬会,就是奔着他去的?」

「是的。老夫收到锦衣卫的密贴,知道了浩举的身份,万万没有想到,子俊兄的麒麟子,不仅是隆庆元年南闱的受害人,居然还成了这般模样。」

舒友良一听也来气了,「我老舒这一生放荡不羁,敬佩的人不多,皇甫员外绝对算一位。虽然他没有功名,但是急公好义,气度不凡。虽然身为一介庶民,却时怀报国利民之之志,从不放弃。

想不到你小子居然假身为僧,行这坑蒙拐骗之事,你老爹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皇甫檀羞愧难当,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海瑞上前去扶起他,「浩举,你少年失怙,两位兄长又先后病逝,全靠三叔和姐夫家扶持。一路走来,确实不易。遇到艰辛,心生气馁,老夫能谅解。

而今老夫奉皇命溯查隆庆元年南闱案,浩举你是受害人,可愿助老夫?」

皇甫檀猛地抬头,满是泪水的脸上又惊又喜,「海公还相信晚生吗?」

「这一路上,老夫一直在观察着。浩举你,还有你的妻舅任博安,喇唬会的首脑,虽行事不端,但心有底线。

一路上困苦百姓分文不收,还广施粥衣。行骗也是盯着那些达官贵人,豪右世家们,说实话,倒也暗合老夫的脾性。

只需你们戴罪立功,老夫出面,向皇上讨一份情面,赦免尔等即可。」

舒友良连忙在旁边说道:「檀小哥,咱家老爷在皇上面前可有牌面了,西苑那是想进就进。张首相牛掰吧,进西苑还得递牌子。

我们老爷有事找皇上,只需通报一声,立即有司礼监的大貂璫出来接进去。」

海瑞眉头一挑:「就你话多!」

舒友良嘀咕着:「我不是在给你长声势。看看卓吾公,都是举人,人家门下满桃李,看看你门下,阿猫阿狗有几只?

以后哥儿姐儿们长大了,靠谁去?反正到年纪了我两眼一闭,双腿一蹬,万事不管。」

海瑞脸更黑了,转向皇甫檀讪讪地说道:「这厮屁话最多,不要当真。浩举,等会你妻舅任博安回来,悄悄带他来见老夫,可行?」

皇甫檀在心里琢磨着舒友良的话,听到海瑞问话,连忙答道:「海公,放心,晚生一定带舅舅来见海公。」

天界寺,喇唬会会首任博安刚进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