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建立神策军,追封李瑄祖父为王(2 / 4)

大唐天将军 落叶凋谢 2742 字 1个月前

,军士招募后,河东丶朔方丶河西步骑会抽调走。

河西赤水军调回凉州城。

而原本在凉州城的大斗军,调到白亭海边的休屠海,建立大斗军城,给回纥上一下压力。

李瑄打垮吐蕃,在休屠海筑城,距离回纥一步之遥,回纥一定会多想,也会畏惧。

因为和强盛的吐蕃相比,回纥不算什麽。

而如此强盛的吐蕃,三年时间被李瑄打垮,赞普也被生擒。

青海至柏海发展规划,军事调动,此为第三份奏摺。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家书。

不知不觉,李瑄又长一岁,到了及冠的年纪。

按礼制,李瑄当有一个表字。

当然,大唐没有汉代那麽重表字,有的文人权贵不称表字,也没有表字。

奏摺六百里加急送至长安后,李瑄没有在多玛停留,他押送着尺带珠丹等人,准备前往青海。

顺便将石堡城解决……

……

长安城。

一个月前,李瑄派人快马加鞭将大破吐蕃的消息传到长安。

一连几天,都有驿卒七百里加急飞奔至长安城中。

从大非川骑兵破敌,到生擒尺带珠丹,全歼吐蕃士兵。

得到这些消息,李隆基激动不已。

特别是得到吐蕃全军覆没,生擒尺带珠丹的消息后。李隆基下诏休朝,大宴三日。

他登台击羯鼓,手舞足蹈,肆意纵情,连头发散开。

侍人想提醒,李隆基却置若罔闻,他用豪迈明亮的羯鼓声,表达他的心情。

自登基以来,从未有一件战事,让他如此兴奋。

他希望尺带珠丹像是当年颉利可汗见太宗皇帝一样,叩头行礼,并为他献上一支舞蹈。

李隆基也知道李瑄还在处理战后的诸多事宜,短时间内无法回长安献俘。

现在李隆基只期待李瑄将战报送达,他要仔细观看战报。

看李瑄如何歼灭吐蕃三十三万大军,怎麽生擒尺带珠丹?

之前李隆基相信李瑄会获胜,却没想过短短数月间,有如此战绩。

有大臣提出应当令李瑄乘胜追击,灭国吐蕃。

但被李隆基训斥:「你比七郎还懂得兵法吗?」

这些大臣不明白战争的意义。

唐军从秋天,对战到来年春天,士气已无之前强盛。

巴颜喀拉山口距离逻些城三千多里远。

相当于长安到岭南的距离。

而且路途艰难。

这也是吐蕃敢不计后果挑衅大唐的原因。

连好大喜功的李隆基都知道,没有一两年准备,大军无法继续深入。

这些大臣不一定是为难李瑄,而是想以此得功,如果李瑄能直接攻入逻些城,他们这些提议者也有功勋。

可是臣子之中良莠不齐,有些无能且无知。

暮春三月,蝶舞莺啼的时候,李瑄的完整的战报,终于到达长安。

李隆基与杨玉环正在曲江赏花,曲江花树迷离,柳岸杨柳如烟,花絮飞满天。

曲江的岛上传来温婉的箜篌声,迷人心醉。

杨玉环和李隆基还观看那曲江石刻上: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两人都若有所思。

李隆基遗憾李瑄的战报还未送到。

杨玉环则想到当时还很青涩的李瑄,在亭子前吟下两首牡丹。

虽然刻在石碑上的牡丹妇孺皆知,但她更喜欢「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启奏圣人,李大夫从雪域高原传来战报……」

就在这时,一名羽林郎持一个包裹到李隆基面前禀告。

大煞风景!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紧急军情,都没必要打扰圣人的雅兴。

而此包裹非黑色,说名并不是紧急军情。

「起驾,去紫云楼!」

平时最爱游玩的李隆基兴致全无,他甚至来不及回宫,吩咐侍从到曲江的紫云楼中观看李瑄的奏书。

「三位姨陪玉环在曲江游玩……」

李隆基离开前还不忘吩咐一声,然后加快脚步至紫云楼。

「七郎这次富贵太大了,直到现在,长安还议论七郎斩俘吐蕃三十万,擒吐蕃赞普的故事。」

秦国夫人十分羡慕地说道。

谁都知道,这段时间李隆基如此开心,全是因为李瑄大破吐蕃,擒吐蕃赞普。

而长安城中的茶楼酒肆,十个里面有九个在议论李瑄擒吐蕃赞普之事。

唐与吐蕃大战一百多年,吐蕃的强大已深入人心。

而李瑄干的事情,真突破人心。

那些少年们听到这样的事迹,血脉偾张。

大丈夫就应该和李瑄一样,这句话自李瑄生擒双可汗时被提及,现在已经成为少年人的口头禅。

李瑄的功劳太大,以至于遮掩斩杀吐蕃首席宰相,擒吐谷浑小王丶通颊王丶党项王的战绩。

时人都拿李瑄与李靖相比。

相比于李靖大器晚成,年少成名,英雄之气纵横,诗才无双的李瑄,更能吸引少年们去探索。

有些长安纨絝子弟,今年不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