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十万火急的战报(1 / 2)

蜡火燃烧起来,风吹过太庙大门,带动烈焰在殿宇内晃动不定。

朱祁镰保持冷静的姿态,诉说了近日发生之事。

“土木堡失利,我大明朝五十余万精兵损失惨重。”

“老实说,这事情之前我就有所耳闻。”

“当年懒散,未想及去说什么,更何况那个兄长对那个死去的宦官过分溺宠,他说什么都不可能采信我的话。”

“无论我说与否,总是麻烦自找。”

然而他没料到,一切重担会压在他肩头。

“唉……”

“坦白讲,先祖们,我对这种棘手的境遇实在不太愿意接手。”

“作为一个无所事事的王爷,欣赏花草、 嬉戏是乐事,但现在这种局势我不得不应对。”

“我毫无防备就卷入其中。”

“无可奈何,这终究是姓朱的宿命。”

“不过请各位先答应,若我真的登上九五之尊,行事若有过错,你们千万莫怪。”

……

同时在京都,一道道身披飞鱼服饰的锦衣卫不断穿行街道。

有时押送号啕大哭的犯人,有时则搬运丰厚的财富。

行动低调,并不做刻意隐藏,但这番景象已足以让京城的百姓警觉!

因为马顺的出现引发了热议。

作为太监权臣王振的心腹,马顺在民间名声远播。

眼见马顺被锦衣卫带走,整个京都如同炸开了锅!

尤其是于谦带着锦衣卫走出诏狱之时,几乎京都大半居民纷拥而来。

他们焦急地问:“大人,怎么回事?您是为我们惩治这些作奸犯科之人吗?”

“没错,大人,请为我们主持公道。”

“乡亲们,静一静,听听于大人的怎么说吧。”

锦衣卫诏狱门口,这座向来戒备森严的地方今日破天荒人山人海。

这一切只因人们对这些人极度憎恶,并深深信赖于谦。

这就是于少保于谦的力量所在。

他凭借对百姓的忠诚和责任感,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当初王振欲致于谦于死地时,百姓们纷纷上书为之鸣冤,使其得以获救,这显示出于谦民望之崇高无比。

即便是于谦所在的诏狱门前,百姓亦有胆量前来探望,足见其深受信赖之深沉。

望着越来越多的黎民百姓聚集过来,附近的锦衣卫立刻抽出兵刃,试图驱散他们。

然而于谦毫不犹豫地挡下了这个动作,面带笑容。

“乡亲们。”

于谦毫无畏惧,对百姓深施一礼,旋即表情庄重起来。

“你们说得没错!”

“从今天起,欺压百姓的 太监官僚、这些阉党,将逐一接受我们清算。”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但这并非出于我于谦的决定。”

这句话一出,人群一片疑惑,都屏息等待答案。

看到众人眼中的期待,于谦微笑着举起手,向着远方行礼。

“请谨记,这是齐王殿下朱祁镰的指令。”

“大明从此将有所不同!”

随着这番宣告,他的眼神坚决,话语掷地有声,甚至连最普通的老百姓,也在其中感受到尊重和崇敬。

一时之间,全场震惊,尽管很多人未曾听过朱祁镰之名,此刻,他的名字深深烙印心中。

接着,在欢呼声响彻之际,朱祁镰恰好从远处太庙的倒塌处现身,风扬起他的蟒袍,眼神从未如此坚定。

原本民间的消息传播迅速,于谦这一言,更是如星火燎原般让更多的人知晓。

此刻的京都城里,各地百姓如潮涌一般,涌入太庙,对着那个方向顶礼膜拜,口呼“齐王大人的仁德”。

这样的民众呼声,怎能不引发愤怒?

正是王振这些年的作为,让人心存积怒。

在阉党日子即将走到尽头的瞬间,民众的愤意达到了沸点。

从前,王振受到天子的深深宠爱,无人敢于招惹。

但随着宦党瓦解后,越来越多的官员纷纷主动上书,试图讨论有关他的事务。

然而,朱祁镰并未对此发表过多意见,反倒是察觉了另一个严峻问题!

那晚深宵时分,

朱祁镰一脸凝重地离开了兵部。

他已经在这个地方呆了一整天,仔细审阅了京城目前的局势。

问题重重,兵员不足,粮草短缺!

这是他一天下来的观察与评估得出的首要结论。

最糟糕的是,目前京城仅御林军五千,戍守部队一万五千人,总计二万人,且军械存备仅为三万人装备的程度。

更为头痛的是,所有的粮食都被储存在通州!

朱祁镰,这个来自现代社会的旅人,也不禁为之叹气,眼下的局面真是棘手无比。

尽管他对赢得京保卫战有所耳闻,但他不是历史学家,对这段历史的微妙之处不可能全盘了解。

令朱祁镰心烦的,并非兵力调度的难题。

毕竟,他已经在调动令上签名,各地兵马会尽快赶来。

但问题在于武器供应!

即使能够征调数以十万计的预备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