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异世锚点(1 / 2)

麦茜在阁楼住了近两年的时间,不能做饭,可把她熬坏了,再也不想吃果酱面包、土豆泥了。她画的故事都是中英文版的中国传统故事,读者来信中有三分之一是移民英国的华裔,除了感谢她让自己的孩子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外,以前给他们讲这些故事时,有很多内容他们都理解不了,现在看着这些图文并茂小故事,让他们很快就了解了。还有不少人提出了批评意见,说她的翻译的中文很多都是错别字,缺少笔划……  这些华裔的来信,麦茜总是很热情的用中文回复,有些移民二代的中文基本都是父辈教导的,学的都是繁体中文。麦茜很有耐心的向每一位华裔读者解释解放后的新中国为了实现全民扫盲,文字已经改革成简体中文。你们这些移民华裔也应该与时俱进,开始学习简体中文了……  而她收到一些小读者的来信,字迹幼稚,还有不少错别字,中文太难学了,他们都快要放弃了,感谢她向自己父母的建议,他们现在开始学习简体中文,学起来比繁体简单好记了许多……如果不纠正麦茜的“错别字”,多数华裔的中文水平远远不如她。她告诉读者,她有一位很博学的中国老师……这铁锅就是华裔读者帮她买来寄给她的,  她还霸占了劳拉的书房,大书桌上,地板上,都是麦茜的图稿。每完成一小节,还要拿给劳拉看,给她用中英文讲解,麦茜才不管劳拉要不要听,反正每天就听着麦茜在那里嗒嗒嗒不停的说着。  她还通过华裔的书迷淘到了一些菜种,如空心菜、上海青、韭菜、黄花菜、菠菜、大白菜……把劳拉的小花园一半的地盘祸祸得不行。另一半劳拉誓死捍卫,要给自己那些名贵的花草留条活路。  劳拉骂骂咧咧的看着麦茜瞎折腾,麦茜还要说:“亲爱的劳拉女士,您现在越来越年轻有活力了。”  都说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是骨子里的,但热爱与会种地是有本质区别的,前世麦子和稻子在没长成前能区分明白的人都足够让麦茜敬仰。有多少人连号称只要给点水就能活的绿萝,或是连水都不用喝的仙人球都养不活?  没种地前,人人觉得自己是农神袁隆平;自己上手后,野草总比菜苗壮,虫子吃菜不吃草……  在折腾死几轮菜苗后,劳拉再也看不下去,亲自下场指导后,麦茜终于如愿吃到了韭菜炒鸡蛋、蒜茸小白菜、虾酱空心菜……“呸,这虾酱真不对味,糟蹋了我的空心菜。”  从丹尼斯·李那里打听到唐人街的一家他爷爷在世就常去的中国餐馆,麦茜好说歹说让老板卖了她一瓶豆腐乳和6枚皮蛋,那是那家中国餐馆的厨师自己做的。  唐人街上虽然有中国人开的杂货店,但中国的特色食材和配料并不太多,可能是这个时间段中国的对外出口贸易还不是很发达。皮蛋和豆腐乳无论麦茜如何安利,劳拉都敬谢不敏,但她对皮蛋瘦肉粥的接受度还很高。  麦茜把唯一养活,看上去好象有些营养不良的大白菜,用塑料保鲜袋制作成速成泡菜。这是她前世办公室同事教她的,那时她生活的城市很难找到泡菜坛子,就算是寻得到,这种传统技艺也不是人人都有天份学会的。  做着泡菜,麦茜就想起了那小家子气,国土贫瘠的我大中华都不乐意统治,连大白菜都种不出来,把个辣白菜当国宝的民族。比起饮食文化哪个国家敢和中国相比?单是泡菜,随便拎一个人出来,就能吧吧吧跟你说上108种……  经过麦茜连续两年不间断的有奖数独的投稿,她中了《泰晤士财经报》益智游戏版块的大奖,是一台德国产的徕卡Leica M6,是一款手动机械旁轴相机,可以不用电池的。现在英国市场上已经有数码相机销售了,但麦茜觉得胶卷相机技术是成熟的。数码相机还需要再等个十来年,技术才会成熟些。  那台相机在麦茜眼里太古老,操作太复杂了,还是小街咖啡店的老板卡特教她怎么用。卡特是一位摄影发烧友,他告诉麦茜这个型号的相机是84年推出的,算是目前徕卡品牌的新款了。  于是客厅里到处摆满了有劳拉照片的相框,还把客厅的一面墙壁布置成照片墙。有坐在花园吊椅上、书房看书、种菜、烤面包、泰晤士河边……  劳拉从嘴角紧绷到微微扬起。麦茜甚至拉着劳拉把拐角的那条街拍个遍,邀请街上店铺的每个老板都来跟劳拉合影,老约翰也帮她和劳拉拍了很多合影。  这年代的胶卷相机真烧钱呀,麦茜也学会了自己洗照片,反正劳拉家房间多,挑了间最暗的,专业充当洗照片的暗房。  其实麦茜也看到了劳拉家还有个地下室,劳拉从没要求麦茜去打扫,也没请人去打扫过。她尊重劳拉的隐私,从不过问,就当不知道。  《电影观察》如果寄了免费电影票,她还拉着劳拉陪她一起去看电影。其实这时代的经典好片并不太多,无论哪个时代都是烂片比佳片多,劳拉皱着眉看完全程。  麦茜还故意问她觉得怎么样?劳拉言语刻薄的批评着,说看着脑袋痛,都不知道在干什么,一惊一乍的,智商都不如动物园里的猴子。表示下次绝不再进电影院了,人又多,空气不好,气味也不好……  麦茜听后哈哈大笑,将劳拉的评语修饰以后写进影评,末尾还批评了那家影院的观影环境……  麦茜前世在渡过了那段最坚难的时期后,爸爸影像在她的脑海里渐渐淡去,而从小因自己的不懂事故意针锋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