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章 瓷母瓶(2 / 2)

天眼宝鉴 管甚 1521 字 2个月前

林熙继续说道:“唐英从13岁起,在紫禁城养心殿当杂役,善画能诗,擅长编写剧本,雍正六年,唐英因办事干练受到赏识,被派驻景德镇御窑厂监督窑务,当督陶官年希尧的助手······”

“唐英用3年时间,谢绝一切社会活动,和工匠们同吃同睡,苦心钻研,在雍正九年时,从一个外行变成技艺精湛的陶瓷专家,并于乾隆二年,成为正式的督陶官······”

“乾隆时期,陶瓷生产的管理更为严格,尤其是对督陶官的要求甚严,颇似今天的问责制,那时候,即使像唐英这样的人,也会动辄受罚······”

“乾隆十三年,年已66岁的唐英,呈进瓷器都是旧时形制,没有创新之处,乾隆一气之下,不准这批瓷器报销,结果,这次烧造的467件瓷器,所有费用全由唐英自掏腰包······”

“唐英督导陶务前后20多年,在这期间,景德镇所制的陶瓷,被后人公认是瓷中珍品,无论在品种的仿古创新方面,还是在器物的制作技艺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深受皇帝赏识,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最不同凡响的督陶官,故而乾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

听到这里,始终没有到整体,安尤勇有点不耐烦了,打断林熙道:“熙哥,你别光说这个唐英啊,你快说说我这个宝贝儿,到底值多少钱······”

林熙摇了摇头,只好转移话题,说到瓷母瓶上:“说起这件瓷母瓶,据雍正十三年唐英撰的《陶成纪事》载: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

“由此可见,瓷胎洋彩在雍正时已开始烧造,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来看,瓷胎洋彩瓷器大都制作于乾隆六年之后,系在当时由督陶官唐英督理的景德镇御窑厂内制作完成,并且身受乾隆皇帝喜爱······”

稍事休息片刻,林熙继续道:“因此在乾隆十三年,年已六十六岁的唐英,接到乾隆帝的旨意,负责烧制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为达到这一目的,唐英广泛派遣得力助手去哥窑、汝窑、钧窑、定窑、龙泉窑、湘湖窑等全国各大名窑,搜罗配方或瓷片标本,或者仔细研究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述,然后反复研制试验,终于烧制成功,统称为瓷母瓶······”

安尤勇被喜悦淹没,大声嚷嚷起来:“这么说,咱这个瓶子,真是捡到宝贝了呗?哈哈哈,咱就说嘛,就冲胖爷这运气,怎么可能被打眼······”

林熙补充道道:“瓷母瓶整器运用了色地珐琅彩、松石地粉彩、仿哥釉、金釉、青花、松石釉、窑变釉、斗彩、冬青釉暗刻、祭兰描金、开光绘粉彩、仿官釉、绿釉、珊瑚红釉、仿汝釉、紫金釉等十几种施釉方法,集高低温釉、彩于一身,烧造工艺繁复至极,而且各种釉、彩均发色纯正,如此复杂的工艺,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种釉、彩性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

安尤勇愈发喜不胜收:“这么说,咱这件宝贝儿,岂不是太值钱了?咱只花了50万,就把宝贝拿到手了,可见咱多么聪明睿智,幸亏没听老二的,否则咱跟宝贝儿,就要绝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