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瓷器的发展(1 / 2)

天眼宝鉴 管甚 1023 字 2个月前

前文提到过陶瓷器一项中关于陶器的发展,所以在说明青瓷之前,很有必要接上陶瓷器介绍中,关于瓷器的发展: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瓷器的故乡,同时,多姿多彩的瓷器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而瓷器的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在英文中“瓷器(cha)”与中国(cha)同为一词,由此就可以充分说明,我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我国的代表。

我国瓷器其实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来的,原始瓷器则是起源于3000多年前,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这一情况一直持续道我国东汉时期,才出现了最早的且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的瓷器生产才开始日益普及,并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瓷器文化。

到了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除了五大名窑之外,还比较有名的就是柴窑和建窑,而江西景德镇之所以被称为瓷都,则是因为他们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经成为我国瓷器的代表,所以才因此得名。

比如上次在蓉城私人拍卖会上,被陈老听了个响的青花缠枝莲盘,就是青花瓷中的珍品之一,只可以是个补的。

青花瓷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且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而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总的来说,综观我国陶瓷发展历史,尤其是宋、元、明、清各朝代,都经历了一个复苏、发展、全盛、衰落的过程。

至于整个民国时期,陶瓷业的发展一直菱靡不振,始终落后于新兴的外国陶瓷业,这一时期的瓷器仿古成风,装饰上仍以青花、粉彩、五彩为主流,继承晚清的风格,也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在 造型上则比晚清瓷器要纯朴平直。

而且这一时期的陶瓷业中心仍在景德镇,但产品除沿袭前代以外,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毫无发展可言,大大阻碍了我国陶瓷业的发展。

唯一例外的是,民国初年袁世凯企图称帝时,欲仿效前朝惯例,曾在1916年派员到景德镇督烧以粉彩为主的“御用瓷器”,结果竟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烧制出数量极少的一批“洪宪瓷”,这批瓷器质地精良,彩料考究,造型美观大方,是一批极为特殊的产品,并不比千代的珍品差多少,反而有超越的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经过几年前的摸索和研究,我国的瓷器种类可谓是五花八分,极其丰富多彩,前后可多达数十种之多,青瓷就是其中之一,且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青瓷,是区别于白瓷的一种颜色偏青或偏灰绿颜色的瓷器,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种瓷器,这种瓷器在胎体上施以青釉,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而且是在还原焰中烧成,釉色多为偏冷色调,比如我国古代所说的缥瓷、翠青、粉青等都属青瓷,且以历史中的龙泉青瓷最为著名。

青瓷器多为厚釉,造型浑厚凝重,装饰多用刻花或浮雕,效果明快而含蓄,整体典雅莹润,适合制作日用陶瓷,更适合制作陈设陶瓷,因此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而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开始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则是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在这里值得一说的是,青瓷自古以来就颇多美誉,被赞为“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是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更有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青瓷。

说到这里,就可以看出林熙捡来的这尊青釉莲花瓶的价值究竟几何,不过即便林熙知道了其中的关联,却因为他对这些老物件的价值,从来都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也没有任何的数据可以参考,所以对其市场价值还不是很明了,顶多知道它非常值钱而已。

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涉足这一行业时间短暂,即便有相关的专业书籍可供他取经,但因为时间尚短却还没来得及涉及,而且专业书上对市场价值方面的定位也不是很清晰,甚至可以说是模棱两可和是是而非。

从冯一奇那里了解许多关于瓷器的知识后,林熙在心中暗暗消化的同时,也对冯一奇十分的感激,并且在他讲解完毕后,还站起来认认真真的行了个大礼,并说道:“多谢冯掌柜的赐教,晚辈感激莫名。”

说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