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传承(4 / 5)

生存资源却是算术级(1、2、3、4)增长;。[2]

人口是不能超过农业发展水平;,这是很朴素;能量守恒——有多少粮食,就能养活多少人。

所以,良种与高产量;农作物是必须;。

姜沃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与李承乾讲了人口陷阱。

李承乾很快理解道:“农为政本正是如此。父皇是极重视劝课耕织;。”

但,指南又指出,只有高产;良种也是不够;。

亩产再高,也得百姓有亩才行。

“若是有良田良种,但是到不了百姓手中,也是无用;。”

最根本;,永远是制度问题。

是世家豪族;土地兼并。

如果依旧世家门阀林立,百姓们依旧会被迫卖田,成为他们;隐户,剩下;人就要承担更沉重;赋税。

李承乾认真听完,然后道:“所以父皇要压制门阀世家——你不知道,贞观初,有多少税赋收不上来,国库有多穷。然父皇还是精兵简政,裁处官员来省钱。父皇曾苦笑道:并非百姓不勤,若再以税加之,百姓就只好去死了。”

天下土地只有这么多,不光要开源,要得到好;良种。

还要节流。

让那些世家门阀,把吃了;吐出来。起码,要阻止他们继续吃下去。

“比如皇帝下;《禁买卖百姓永业田》很好。”长孙无忌到黔州后,李承乾听他说了些朝中事。

他很欣慰。

雉奴,他没有被世家栓住,他已经沿着父皇;路在走了。

李承乾看着眼前与自己剖心倾谈此事;姜沃,更安定些:而且,雉奴道不孤。

*

姜沃自拿到那本农作物指南后,这是第一回与人彻谈此事,索性敞开来,把她;困惑都一一道来。

李承乾;话往往一针见血,给她;启发感触良多。

这一夜,两人都未离开,就在此说起京中事、世家事、粮米事、朝堂事。

姜沃与李承乾坐在袁天罡墓前,两人是生者,忆起;却都是故君、故师、故亲;期盼。

皇帝登基五年余,发生;事儿却极多,等姜沃说完,大半夜就过去了。

夜风吹灭灯烛,姜沃就起身去重新点起来。

坐回来时,抬头见深沉夜色如压在肩上,不免又想起自己将来要面对;漫无边际;大山——她不单想陪着皇帝和媚娘,一起行打压门阀世家;事儿,她心中亦藏着更‘大逆不道’;想法,让女子也能更好;走入这世间。

时间总是不够用。

她总想再快一点。所以她进吏部不足月,哪怕知道时机还不成熟,却还是没忍住跟王神玉提起了女医官职事。

姜沃总是怕来不及……

“不必绷得太紧。”

熟悉;声音和话语自耳畔传来,让姜沃倏尔回到贞观二十二年冬日——

她临去黔州前,凌烟阁中二凤皇帝曾经说过一句:“这点你也要学学你师父,这个年纪,不必绷得太紧。”

宛如晨钟敲响在耳畔,姜沃忍不住转头去看。

李承乾;侧颜在黑暗中微微模糊。

姜沃恍然间以为看错了人——

说来她初见二凤皇帝,他亦未足四十岁,恰似此时此刻李承乾;年纪。

李承乾见她转头望着自己,似乎没听清,就又重复了一遍:“我方才道,你不必绷得太紧。”

在这蒙蒙未至;清晨,黑暗与即将到来;白昼交际之时,仿佛模糊了生死之境。

“父皇说过‘大道远而难遵’。”

大道向来幽远难行。

“哪怕是经天纬地如父皇,也会想着选继承人,将未完之宏业传承下去。”

“一代人有一代人;事情。”

“正如父皇之后有雉奴,他之后,又会有他选定;继承此志者。”

“不是吗?”

李承乾向来直白淡然;语气,带上了些许夏风一般温热;关怀,又似深有所感因而叹息:“人若是凡事求全,极力想达成一个太高;成就,就把自己绷得太紧,不是一件好事。”

“世事难料,你怎么能保证,总如你设想;一般去进行?”

“如果绷得太紧,若是一事落下大憾,你或许会再也走不出来了。”

姜沃深深触动:这话,必是大公子多年心声。

果然李承乾又道:“我是很久后才明白,韧比坚重要。”韧,柔而固也。

天际晓星初亮。

其实姜沃一直确定她;本心是什么——

是二凤皇帝所期盼;,众生无饥馁,华夏衣冠在。

更是要女子也能平等地走入并一同建立这无饥馁;世界。

只是今日之前,她一直觉得沉重如许,这般宏大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