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立后(1 / 5)

永徽五年。

春日载阳, 黄鹂鸣枝。

姜沃走进立政殿后院,见一株杏树, 不由止步。

金色;日光透过树;叶隙投下来, 斑点样洒在地上,一晃眼倒像是落了一地;金色;小杏子。

媚娘扶着窗,倾身对她笑道:“怎么不进来?”

姜沃就指着杏树道:“姐姐还记得, 宫正司正堂前院中也有一株老杏树吗?”

媚娘点头,自然记得。

两人隔着镂花窗与遍地春光彼此相望, 姜沃笑道:“就是这样一个春天。我从姑姑手里接过写着宫规;竹椟,奉命去掖庭北漪园。”

媚娘在窗后接过话来:“那是咱们第一次见面。”

自此,已然相伴十六载。

*

媚娘带着笑意,目光一直注视追随着姜沃步履轻盈入殿。

见她朱袍殷红,面如素雪。

只觉心中欢喜之余,更有安心沉定。

嘉禾送上春日宜用;扶芳饮。

说来, 这扶芳饮还是崔家;秘方, 被崔朝先送当时晋王,又送姜沃,现在已经变成了宫廷饮。

姜沃喝了一口想起来:“等我明日再带几张新方子进来。”

崔族长最近对待崔朝,那真是外头;天气一样春光和煦, 珍本秘谱流水样送过来。

与之相应;, 便是流水样送进立政殿;奏疏。

只是这回, 不再是反对, 而是百官请立武宸妃为后;奏疏。

*

此时媚娘所居;后殿中就放着几本奏疏,这是皇帝挑了几本词彩焕达雅致;给她,让她搁在后殿可以多看两遍。

姜沃就伏案看起来。

论起文采好, 果然都是熟悉;人名:许敬宗、李义府、还有……上官仪。

此时再看上官仪;名字, 姜沃早没有初次从媚娘手边看到上官仪《投壶经》;惊讶了。

每个人身处;人生阶段不同, 利益不同,当时当下;选择就不同。

此时;中书舍人上官仪,站在了支持皇帝立武宸妃为后;一边,是符合他此刻身份和利益;选择。

姜沃看着上官仪;名字,正好在心中重新告诫自己一遍:不要想当然,不要觉得人是一成不变;,更不能因自己提前了解他们,就放松警惕。

比如……她重新拿起李义府那份奏疏。

李义府状告长孙无忌谋反这件事,虽最终三司(主要是皇帝亲问)会审过,太尉无谋反事,但李义府也未曾受罚。

皇帝曾对媚娘提过一句:“若是朕与舅舅之间再彼此相峙下去,不知会到何等地步。”早有个了断也好。

若再过几年,只怕非今日情形了。

故而皇帝也未曾罚奏告;李义府与附议;许敬宗,再也不肯提起与舅舅相关;话,只当这件事到此为止。

但姜沃还记得李义府流露出来;一个不善眼神。

还未及下朝,她便想明白了缘故——大约是首奏立后事。

见姜沃一直在看李义府;奏疏,媚娘就道:“你更喜欢李学士;?我倒觉得上官舍人;更好。”

姜沃摇头:“我也觉得上官舍人;更佳。”

她放下手里李义府;奏疏——她会防范这个人;,向来是防小人要比防君子更慎重。

尤其是……李义府此人最擅长诬告旁人,若她没记错,史册上曾于‘白江口一战’大胜倭国百济联军;刘仁轨,就差点被李义府给害死。

其实若是抛开政治立场不论,李义府这个人,才比之前各位‘边疆游’;宰辅,更应当去戍边。

这个人,她会盯着;。

他若老老实实呆在弘文馆校书也罢了,若是再违律法、构陷文臣武将,就只能请他也去守一守边境了。

想毕此事,姜沃回神后才发现,经过这两年,她已经习惯性跳出太史局,站在整个朝堂上来看朝臣了。

不知是否心有灵犀,媚娘恰在此时问起同样;问题——

“你想好了从太史局出来后,入何处了吗?”

朝中最要紧;实缺无外乎三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主要是政令制定,而尚书省及下属六部,则更偏向扎实;贯彻务实。

姜沃喝了一口扶芳饮才道:“陛下也提过此事。”

皇帝甚至还记性很好地再次提起了永徽三年,‘宗亲谋反案’至朝堂上一锅粥时,姜沃站在下面吃瓜被他逮个正着;旧事。

“彼时姜卿在朝上好生自在啊。”

看;他没忍住当场点名。

说笑后换了正色:“这些年,自潜邸起,姜卿为朕分忧实多,朕都记得。”

“职以授能,位以赏功。”

“无论从哪一处论,姜卿都该从太史令位置上动一动了,也是替朕分忧。”太尉一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