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量子直接通信(3 / 4)

都挑动着网友们的情绪,让大家看到了国产极紫外光刻机的进步。

正是碍于这种正反馈,大家对解决国内高端芯片制造问题,可以说越来越有信心。

但同时大家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徐源的名字,并不在国产极紫外光刻机研发项目名单中。

要知道科学院,刚决定自研极紫外光刻机时,所公布出的项目负责人名单中,可是确确实实包括了徐源的名字。

也正是因为这点,才激发了大家的自信心。

认为只要徐源参与,那就一定可以创造新的奇迹。

结果就目前情况来看,似乎事情并非如此,随着事情在网上逐渐发酵,参与讨论的网友数量持续增多。

以至于后面都产生出消极情绪。

有的网友认为,徐源肯定参与了项目研究。

只是出于保密性未公布。

其他人则觉得,徐源并未进行极紫外光刻机项目,毕竟徐源本就没有相关的经验。

在话题登上热搜之后,相关评论区内,能看到各种留言。

“光电技术研究所的光刻机项目,负责人里面并没有徐院士,估计先前科学院公布出来的名单,就是简单挂个名而已。”

“看来先前我有点太乐观了。”

“虽然最近频频传出好消息,但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到现在连22纳米规格都达不到,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得到海外极紫外光刻机的水平。”

“徐院士毕竟不是万能的,现在这种情况倒也可以理解。”

“难道咱们真就没有办法,能够解决高端芯片的生产制造问题?”

“反正我是坚决相信徐院士,在项目没有进展前,选择保密是很正常的,说不定哪天就突然来个惊喜。”

“当初谁知道,我们一下子就拥有了五代机?”

“越是这个时候,才越是应该保持自信,绝对不能让海外看笑话。”

……

对于网上谈论的事情,徐源自然是偶尔看到过。

但他并没有选择回应。

毕竟眼下所有科研人员,精力都在项目上,谁还有闲心去管网络情况如何。

更没有必要去解决。

反正等有了好消息公布,风向便会瞬间逆转。

尤其稳态微聚束光刻工厂的问世,相信更能给所有人一个天大的惊喜,恐怕到时候都有人不敢相信。

而当时间进入七月份。

徐源却没有继续待在燕京,特意抽时间前往庐阳出差。

这段时间,他主要精力尽管放在了稳态微聚束上,却也没有忘记量子创新研究院,那边正在进行的量子直接通信系统编码设计工作。

因为量子直接通信系统的设计,早已经步入了正轨。

有潘宪峰院士带队负责,加上他远程指导,总算完成了整个系统编码。

并没有影响到进度。

由于量子直接通信完成后,紧接着要进行的,便是量子密匙分发实验,这也关系到后续量子无人机的应用,所以徐源肯定要亲自参与实验。

刚好目前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改造后仍处于建设阶段,倒不会影响到光刻工厂。

2017年7月13日。

周四。

量子创新研究院。

徐源刚从车里出来,便见潘宪峰带着一群人迎了上来。

近前后他也不忘主动问候。

“潘院士。”

“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潘宪峰听到徐源这话,连忙接过话茬回应:“我们谈不上辛苦,何况要不是你的话,我们院也不可能接手这么大的项目。”说话时脸上始终堆着笑容。

他讲的这些可一点没有说错。

量子创新研究院毕竟刚成立没多久,别说是能拿得出手的项目,连人员都非常紧缺。

因为徐源帮忙,他们成功完成了量子直接通信系统,只要对量子卫星的密匙分发实验成功,对外宣布此消息后,那么量子创新研究院,将会立刻在全球量子领域站稳脚跟。

成为研究量子力学不可忽视的存在。

从这方面来说,完全是沾了徐源很大的光。

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要求什么。

另外外界可能不清楚,但他们却知道徐源正负责重点项目,关系到国内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

能特意赶过来参加量子密匙分发实验,已经属于很难得了。

接下来徐源相继和大家寒暄了两句,然后便不再过多耽误时间,在潘宪峰的带领下前往科研楼内的量子实验室。

“相应的准备都已经妥当,量子卫星那边也预约好了,咱们随时可以开始。”

路上潘宪峰和徐源介绍着情况。

从略显兴奋的语气中,能看出有些迫不及待。

“好的。”

徐源对此则是点点头。

他对潘宪峰在量子领域的实力,还是非常认可信服的,既然对方表示可以随时开始实验,那便表明没什么问题。

因此很快到达楼上的量子实验室后,徐源先是查看了直接通信系统。

确定无误后,这才转身对潘宪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