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服软(1 / 3)

望亲楼上,一道胖乎乎的身影出现,他望着神情憔悴的父王,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朱棣听到脚步声,并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对于他来说,此时压根不关心是谁,哪怕是王府里隐藏的锦衣卫,他都没有心思多看一眼,已经无所谓了。

朱高炽来到父亲身边,顺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除了一团雾气,什么也看不到,少年老成的朱大胖其实心里都明白,他们燕藩现在距离死亡只差一步之遥。

圣旨到,燕藩灭!

“爹!”

朱高炽没有喊父王,而是安慰道:“或许事情还没有严重到那种地步!”

“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我认!”

朱棣神情暗淡,忍不住叹息道:“只希望大哥能看在父皇和母后的情分上,能放过你娘,还有你们兄弟三个,,,”

话说一半,朱棣苦笑一声,这一切好像都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大哥朱标是什么人,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朱棣却一清二楚。

看似仁义,实则比老爷子都要狠。

当年的胡惟庸案,牵扯一大批开国功臣,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苦苦哀求老爷子饶恕所牵连到的功臣以及家眷,可转身却立马让锦衣卫进行抓捕抄家。

不过朱标比起老爷子还要更有手段,他没有赶尽杀绝,他们的儿子,孙子还被破格安排进了五军都督府,十二卫之中。

以前在宫里当侍卫的廖家兄弟,在五军兵马司,后来跟着太孙去平倭的吴忠都是如此。

这些当初没有被杀,反被重用的功臣子弟对太子爷是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这就是朱标,大明的太子爷,一个比洪武爷要狠,却比洪武爷更有手段的二皇帝,他对人心的把控比老爷子还要厉害。

自从马皇后死后,老爷子就变成了一把刀,一把锋利的屠戮之刃,而朱标就是背后的持刀人,他用这把刀清除了贪污腐败的文官集团(郭桓案),存有二心的前元旧臣(空印案),骄横跋扈的淮西勋贵(胡惟庸案)。

这位持刀人如今也变成了一把刀,一把挥向藩王的无形之刃。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老洪武打江山,大洪武清除内部隐患,小洪武开创大明盛世,三代人把各自的使命安排的明明白白。

皇帝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太子的使命就剩一个藩王了,而即将继位的小皇帝才是大明朝真正的持刀人。

朱标对兄弟的感情是真的,防守兄弟那也是真的。

兄弟始终是兄弟,和儿子那绝对是没法比的,如果换位思考,他朱棣就算造反成了,一样不会放过东宫那几位侄子,甚至侄女,老爷子的心肝大重孙必死无疑。

这就是皇家的残酷!

朱高炽小心翼翼的说道:“爹,您是不是忘了,皇祖父还在呢!”

“父皇!”

朱棣呢喃一声,黯然道:“你皇祖父是重视亲情,但他更看重东宫的子孙,我们燕藩和太子一家人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

“哎!”

朱棣看着大儿子,有些亏欠的说道:“高炽,爹悔恨当初没有听你的劝告,爹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娘,对不起你两个弟弟,对不起咱们一家人,爹是罪人,如果朝廷放过你们,你们以后就安心当个百姓吧,,,”

“高炽,你是长子,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照顾好你娘,照顾好弟弟们,照顾好你自己!”

“爹曾经给老二说的那些话是为了激励他,请你别恨爹!”

朱棣伸手摸着大儿子胖乎乎的脸颊,挤出一丝笑容,继续说道:“如果朝廷要赶尽杀绝,那咱们一家人只能来世再见了!”

朱棣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这些话也是在交代后事。

朱大胖再也绷不住了,眼中含着泪水,立马跪了下来。

“爹,孩儿不恨,不恨!”

“朝廷的圣旨还没下来,说不定皇祖父会保住咱们燕藩,爹,您可别多想啊!”

朱大胖有种不好的预感,他了解自己父亲,那绝对是宁折不弯的人,他担心父亲会自我了断。

朱棣望着眼前迷茫的云雾,眼神中透着一丝坚毅,说道:“我朱棣敢作敢当,死又何惧!”

说罢,又转身望着北方,叹息道:“可惜沙漠未清,鞑靼未灭,我再也不能上马杀敌了,可惜啊,毕生的志向就要如同这云雾一样,随风而散了!”

“呵呵!”

朱棣紧闭双眼,自嘲道:“我不恨父皇,也不恨大哥,大侄子,他们给过我机会了,只是我自己想瞎了心而已,都是自己作的,怪不得别人!”

“父王!”

朱高炽擦着眼泪,站了起来,握住朱棣的手说道:“爹,不必如此悲观,孩儿认为还有补过的机会!”

朱棣猛的睁开眼,反握大儿子的手,问道:“什么机会,如何补救!”

“爹,您坐下,孩儿慢慢给您说!”

朱棣很听话的坐了下来,却始终没有松开儿子的手,朱高炽缓缓说道:“爹,既然皇祖父,太子太孙都知道咱家做的那些事情,为什么迟迟没有动手,只是让一群骄兵悍将看着?”

朱棣想了想,说道:“或许是你皇祖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