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如果刘禅穿越成赵构,会变成什么局面?(4 / 7)

路,与金人决战。”

“然而,实际上,他暗地里却听从黄潜善和汪伯彦的意见,打算“巡幸东南”,说白了,就是不想打,想跑路,划江而治。”

“关于这一点,李纲不知道,等到七月十七日下诏的时候,李纲都蒙了!”

“你前脚说要亲督六师,后脚就跑路东南?”

“李纲苦苦劝说,然而,赵构就是不为所动。”

“八月初五,为了安抚李纲,让他放弃定都中原的主张,就任命李纲为左相!”

“同时,他还任命黄潜善为右相,汪伯彦为知枢密院事,也就是说,此时的妥协派,实际掌控着军政大权。”

“之后,黄潜善和汪伯彦又指使御史弹劾李纲,并且罗列出十条罪状!”

“赵构就这么看着。”

“哪怕这些罪状都是无稽之谈,哪怕这些罪状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可在没有赵构的支持下,在八月十八,李纲就只能致仕。”

“在听到李纲被罢免之后,太学生,乡贡进士等都上疏抗议,怒斥黄潜善和汪伯彦误国,希望赵构继续走李纲的抗战路线,图谋恢复社稷,并且应回二圣。”

“赵构大怒,直接把太学生与乡贡进士给处死。”

“此后,再没有任何阻力,赵构成功在十月初一南下,十月二十七,暂时停在扬州。”

“而留守开封的宗泽,一面联结河北义兵抗金,一面连续二十多次上书赵构,请求返回东京,以图恢复,但赵构始终不为所动!”

“而李纲被罢免之后,赵构又让黄潜善为右相,汪伯彦为左相,在汪、黄二人的建议下,赵构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加强军备,收复失地,而是继续向金人乞和。”

“建炎元年十一月,使者回国,带来两个消息,金人索要难逃的三镇人,西夏索要宋朝自熙河开边以来所拓展的疆土!就这么两个消息,其余的,一无所有。”

“建炎二年,四月,继续向金求和,金太宗不仅不接受,反而发动南侵。”

“同年冬,金军分三路大军南侵。”

“前线无力抵抗。”

“建炎三年,正月二十七,金军攻占兵家必争之地,徐州,同时进入淮东地区,进犯泗州。”

“此时,因为朝政大全都掌控在汪黄二人手中,赵构甚至都不知道前线的军情。”

“同时,汪黄二人,还建议赵构,极速派遣使者,前往金营求和。”

“然而,此时,金军已经长驱直入,击溃了韩世忠,刘光世的军队,度过淮河!”

“二月初二,金军破楚州,攻陷天长县,急袭扬州。”

“直到此时,赵构终于收到消息,他都慌了,也不管与宰相商议了,二话不说,就在宦官与都统等五六人的陪同下,急忙披甲骑马出逃!”

“一路逃亡至杭州,直到此时,才松口气。”

“金军一路追,最终追不到,才回去。”

“为了乞求金人的宽恕,赵构下旨,启用张邦昌的亲属,派人拿着张邦昌与金人和谈的文书前往金营,再次乞和!”

“同时,还外放了汪黄二人,拜朱胜非为右相,升王渊为签书枢密院事。”

“金国那边,显然懒得追了,算是默认了乞和的请求。”

“然而,还不等赵构松口气,又发生了内乱。”

“军官苗傅、刘正彦对王渊和宦官康履等不满。”

“建炎三年三月初五日,借口王渊勾结宦官谋反,等王渊退朝时,伏兵杀之。”

“赵构闻变大惊,在朱胜非等人陪同下,登上城楼接见兵变将领。”

“苗傅当面严厉斥责赵构信任宦官,赏罚不公,黄潜善、汪伯彦误国,却没有得到惩罚。”

“王渊遇敌不战,却因宦官而得到升迁。”

“同时,提出了诛杀康履、蓝珪、曾择等大宦官以谢三军,并将帝位传给皇太子。”

“赵构迫于无奈,只能让年仅三岁的皇子赵旉被扶上皇位,改元明受。”

“听闻兵变,各地都发动勤王,就连刘光世、王德、韩世忠也相继引兵来会。”

“直到此时,苗、刘二人才慌了。”

“四月初一,在朱胜非等人的劝说下,苗、刘二人同意赵构复辟。”

“赵构表示大度,赐给了两人免罪‘铁券’。”

“等韩世忠等人抵达后,直接打败兵变的苗、刘二人军队,眼看大势已去,苗、刘二人也只能逃离!”

“四月二十,赵构离开杭州,抵达江宁,次日改建康府,作为行在!”

“五月中,苗、刘二人被俘获,七月押往建康处死。”

“而赵构那边,在抵达建康府后,就继续任命大臣,去向金乞和,表示,愿去尊号,用正朔比于藩臣。”

“可惜,金人依旧不鸟他。”

“建炎三年,七月,完颜宗弼率三路大军南下,得知消息的赵构更慌了,又派人去卑辞乞和。”

“金人不允,显然就是想要生擒赵构。”

“闰八月二十六,赵构又跑了。”

“九月十二日,在越州上岸。”

“十一月下旬,金军大败宋军,都统制战死。”

“赵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