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相机行事(1 / 2)

大明帝君 挚笔 940 字 2个月前

赵正阳面色一凝:“户部管钱,吏部管人,朝堂之上,半数皆是他们党羽,若是杀这二人,势必引起大臣反扑。届时政令执行不下去,这不是平白丢了监国的面子么?”

“但锦衣卫向来认符不认人,谁拿兵符谁就是指挥使,王振已经倒台,没了靠山,用徐一真来立威,杀鸡儆猴就最合适不过。”

说到这,他目光又沉了沉,压低了声音。

“如今瓦剌临城,锦衣卫指挥使代天子监管军政之事,举足轻重,朝野之上,人人都盯着这块肥肉,对某些人来说,杀了走狗徐一真倒是正中下怀了。此番运筹,可谓滴水不漏。”

这番分析头头是道,将朝堂之事看得通透。

赵弘善赞许地看了一眼自家儿子,颇有些欣慰:“郕王临危受命,不过几个时辰的时间,怎么可能如此深谋远虑?为父听说,昨夜太后曾招他入宫,想必,是得了一番指教。”

经父亲这样一说,赵正阳也露出一抹释然的神色。

他拉长语调:“原来如此,亏得孩儿还以为他一朝转

性了,看来,他是不知道,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内有纷争之忧,外有征战之患,现下就是个火坑啊!竟还拿着这东西到我这当宝贝来了。”

赵弘善哈哈一笑:“他若是知道这其中厉害,便不是郕王了。”

笑声渐渐转小,赵弘善示意儿子靠近些,小声道:“不过,这火中取栗看着凶险,但也未必不可一争。”

赵正阳一惊:“爹的意思是……”

赵弘善摸了摸飘逸的胡须:“京师一战,未必全盘皆输。瓦剌自大同一路攻来,少说也要半月,两京备操军、备倭军,河南备操军,山东备倭军,江北的运粮军……还有宁阳侯的浙军,避开瓦剌先锋,全部由通州入京,半月应该来得及。”

赵正阳仔细听着,抬头看了看自己父亲,欲言又止。

“怎么了?”赵弘善噙着笑。

“爹,这些……可都是预备役啊,而且,这么多大军悉数入京,不出十天,京师便无粒米下炊了。”赵正阳不确定的说道。

赵弘善摇摇头:“知道为何要让各路军队自通

州入京么?”

赵正阳一怔。

“通州……通州……”随即眼睛一亮,双手一拍道,“通州是离京城最近的储粮地,若将通州的粮食运来,便是让大军吃一年都绰绰有余!”

“对咯!”赵弘善慈爱地看着自己儿子,这小子一点就通,假以时日,必是一方大员,登堂入室,拜相封侯也不一定!

赵正阳继续说道:“让受召军队全部由通州入京,各自取粮,运送到京城,闭门死守,一年时间,精挑细选,加以训练,即便不敌正统军,但蚂蚁多了还咬死大象……”

他双拳紧握,语速越来越快:“况且,一年之久,瓦剌粮草根本不够,士兵背井离乡势必水土不服,或许不等我们出城打,他们自己就先扛不住了……”

“咳咳——”赵弘善见儿子越想越偏,轻咳一声将他拉了回来。

赵正阳回过神,不好意思地看了看父亲,连忙道:“若真如此,锦衣卫指挥使这位子倒是值得一争,但我们赵家历来明哲保身,从不参与党派之争,若是接受了郕王的

邀请,岂不是摆明站队了?”

赵弘善叹了口气:“自月儿嫁进郕王府起,即便我们赵家再明哲保身,在外人看来,赵家和郕王,也已经是一条船上的,说不好听点,那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哪还有什么站队一说。”

说到这,赵正阳忽地脸色一沉,冷哼一声:“不说这话还好,一说我就来气,月儿那般天仙似的人物,要才有才要貌有貌,嫁给他真是……”

“阳儿!”赵弘善难得呵斥道,“这婚事是先皇定的,莫要祸从口出,被人抓了把柄!”

赵正阳心下一震,连忙住嘴。

赵弘善拍了拍儿子肩膀,语重心长道:“天家的事,不可多议,这就是月儿的命。明日朝堂之上,你且相机行事,若是真如他所说,有万全之策,你便应下这事;若是形势不对,你万不可贪图权势,惹来大祸。”

“儿子明白了。”赵正阳郑重点头,又恭敬告退。

待赵正阳离开书房,赵弘善和蔼的神色忽地变得狠辣起来。

他拿起那支先帝御赐的子玉狼毫笔,行墨

如行云流水,不消片刻便写好一封书信。

小心翼翼装进竹筒,又仔细烤上火漆。

他走到门口,自怀中掏出一枚森然的骨哨,轻轻一吹。

细长的哨声瞬间划破夜空。

“大人有何吩咐?”暗处,悄无声息出现一个黑衣人,垂首恭敬立于赵弘善身前,可周身气息却似乎与黑夜融为一体,若是不出声,根本没人注意到他。

赵弘善瞥他一眼,将手中竹筒交出去:“送去东厂,不得有误。”

“是。”

不过眨眼功夫,那黑衣人便几起几落消失在夜色中。

赵弘善抬头望了望,树上的叶子有些泛黄了,在秋风中摇摇欲坠,他叹了口气,转身走进卧室,轻轻拍醒熟睡的妻子:“夫人,夫人……”

金氏睁开朦胧的睡眼,迷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