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汴京大学刺头李纲(1 / 2)

大宋教书匠 文佬 1095 字 2个月前

吴复古丝毫没有在尉迟酒楼祸祸的兴趣,钟粟直接给他准备了一辆马车,车上能装酒的地方都装上了。

最后吴复古从后厨扯了一只熟鸡,然后又包了一些肉食便果断走了。

钟粟觉得,其实做吴复古这样的人挺好的,简直就是北宋第一闲人。

不过这人也不是原生态的道士,他在当道士之前已经有了博学的名声。

宋神宗年间被封为皇宫教授,上任后治学严谨,为人刚直不阿,深得一代鸿儒司马光、韩琦等的器重。

大概是厌恶宫场上的尔虞我诈,不久后便找了个借口一走了之。

但自从认识了苏东坡后,两人便成了至交。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吴复古也算是苏东坡的贵人之一,他多次莫名其妙出现在苏东坡遇到危机的时候,也算是奇闻了。

其实吴复古不是贪财的人,他本来就家资丰厚,只是钟粟的百日醉的确让他彻底中毒。

这次吴复古虽然没有带来什么准确的消息,但也让钟粟开始思考下一步的举措。

在赵煦一朝,能够让苏东坡留在岭南,已经是极大的幸运。

现在大宋对元祐党人的政策出现了松动,苏东坡算是沾了向太后的光。

原来的历史线上,苏东坡依然很是

艰难,但现在的赵佶已经被钟粟进行了一番微调,形势对苏东坡更为有利。

但垂垂老矣的苏东坡,显然已经不适合继续从政,即使能让他回到汴京,汴京大学绝对是最好的去处。

不需要他去一线讲学,只要他愿意坐镇,那就是对书院最大的贡献。

主意已定,钟粟便开始寻找机会。

……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钟粟软磨硬泡到的三千亩学田,准确来说其中的两千四百亩已经绿意盎然。

由于有了陈旉的存在,还有康大官人的支持,学田中的所有作物都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生机。

其实到了现在,钟粟才觉得真正安下心来。

漂洋过海弄来的高产作物种子,到底能不能适应大宋的土地,他的确心里没底。

至于在温室中的实验,那几乎就是一种近乎理想的环境,其实说明不了什么。

有了这两千四百亩的丰收,他的高产作物计划才算真正起了一个良好的开头。

他相信,只要这一茬作物丰收,哪怕朝廷给他封个王爷都不为过。

但真正算起来,这只是计划的其中一个部分。

饭碗的问题、理念的问题、工业发展的问题,太多太多的问题都要同步解决。

在这一个月中,陈

旉也好多次来找钟粟,每次都呆着惊喜万分的表情汇报作物的生长情况,但每次都被钟粟嘲弄一番。

高产作物既然已经开始生长了,他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接下来只是摘果子的问题。

尉迟宫铭也要回去了,在汴京的这一个多月,钟粟也不知道他干了些什么事情。

老许古董店地下的秘密信息集散地,钟粟再也没有去过。

他大概也能猜到,尉迟宫铭上次刻意让他去看,也只是帮助赵佶刷了一把圣隆。

赵佶现在也是越来越会当皇帝了,和自己的关系哥儿们是哥儿们,但也开始注意保持距离。

这其实也是钟粟期望的,自己的哥儿们是皇帝,说出来倒是挺爽的,但其实未必有那么好玩,你得随时做好背锅的准备。

就像尉迟宫铭这些人,为大宋皇室服务的这些年,估计背锅的事情真没少干。

他这次来汴京到底是什么原因,他自己没说,老许也只字不提。

钟粟觉得,有差事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不然也不至于呆这么久。

或许他只是找到借口来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女儿,但这种可能性不大。

不过让钟粟意外的是,尉迟宫铭留下了小雷子,从此小雷子就要在汴京大学继续

学习。

钟粟马上给小雷子找了一个很好的同学——李纲。

李纲虽然稍稍刚直了一些,但对这个小雷子还是颇为喜爱。

这也是有原因的,随着汴京大学的名声响彻大宋国土,钟粟的《三字经》也流量暴增,开始逐渐普及到了大宋的好多蒙馆之中。

而小雷子,正是第一代《三字经》的受益者。

再加上小雷子聪慧异常,李纲自负才学渊源,但和小雷子一番印证之后,却意外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钟粟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尉迟宫铭再怎么有钱,也未必能聘请到苏东坡这样的绝世大儒当西宾。

可小雷子就不一样了,他进入罗浮书院的第一天起,就被苏东坡、梅夫子这些人拿来练手。

别说聪明灵慧的小雷子了,哪怕是个废柴,有了这些大儒大师的熏陶,恐怕也不会弱到哪里去。

现在李纲和小雷子这一对师兄弟能够和睦相处,钟粟觉得,汴京大学大放异彩的希望更大了。

李纲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家学渊源,早已超越了汴京大学文学院的大部分学生。

因为这个原因,他居然经常找国子监太学生的晦气。

可学问就是王道,不少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