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秦王主战(1 / 2)

新唐 风流韩少 1036 字 2个月前

得知这一消息,陈丰便意识到,他们的机会来了。近乎小跑去书房寻李世民,待守在门口的侍卫通禀,得到允许之后,陈丰方才进入书房。

“殿下大喜呀!”

李世民早已发现,陈丰这人能言善辩,坏的也能说成好的,不过此人也沉着冷静,若非真的大喜,他定然不会如此喜形于色。思及此,李世民才开口问道:“不知喜从何来,还请先生明言。”

“突厥进犯我朝边境。”陈丰也不卖关子,直接开口说道,近日来,因着距离动身前往洛阳的期限越来越近,李世民的心情着实不好,对外界的消息也并不关注,不然绝对不会他已经知道的消息,李世民还未曾得知。

“敌军进犯,生灵涂炭,如何算得上喜事?”疑惑加质疑的眼神并列于李世民的脸上。

见李世民如此神色,陈丰心中知晓,今日若不能说服李世民,那他近些日子艰难的在李世民心中营造的形象将会瞬间崩塌,李世民断然不会给他下一次重新权谋的机会,不过陈丰也不急不慌。

“殿下且听我一言。”陈丰柔和的眼神安抚了李世民,“太子在金銮殿上当当众提出

迁都,而陛下并未当场同意,这便是说明陛下对此并不赞同。”

不得不说,提出这般建议,着实是李建成失算了,李唐虽然讲究礼仪之邦,但是却也实实在在是马背上得来的江山,当年李渊起兵反了隋朝,才有了如今的大唐盛世。若不是有血性的男儿,哪里会有这般不成功便成仁的气魄。

李建成错就错在,他以一个文官求稳的心思来揣测他的父皇这个文治武功之辈。且李建成毕竟没有身在其位,但李渊已经做了近十年皇帝,深谙为君之道。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若非无计可施,从未有过无故迁都的先例,此时他大唐若是因为区区突厥的进犯就迁都,岂不说明了大唐怕了突厥的铁骑,突厥人若是有了这样的想法,难保不会趁胜追击,届时只怕更会贻笑大方。

陈丰研究了近三十年历史,更曾经出版过历朝历代皇上的心思一类的论文,对唐朝的历史更为了解,对于李渊的心思甚至李世民的心思,也研究的更加透彻。

李渊心思老道,心狠手辣,但涉及到先皇后的事情便会略显优柔寡断。

李建成心思保守,固守成规,虽心

狠手辣,但不思求变,若非李渊护着长子,只怕这太子就算是没死在李世民的手里也会死在李元吉的手里。

李世民重情重义,直言善谏,偶尔心狠手辣。身为秦王之时做事偶尔会优柔寡断,时常拿不定主意,这个问题在他继承帝位之后略有改善,但也不是尽数改掉。

李元吉心性狠辣,贪婪暴戾看似追随太子,但心中亦有一番思量。

将这几个关键人物的心思研究透彻,陈丰才好进行自己的计划,在听说突厥进犯之时,陈丰就已经敏锐的发现了自己绝对有机可乘,所以才匆匆来寻李世民。

而李世民听过陈丰的意见之后,略作沉吟便道,“先生是想要我主战?”

“殿下英明。”

“先生已经说到这里,若是还猜不中,先生可还会继续追随与本王?遂先生莫要恭维了。”难得李世民心情好,还说了句俏皮话。

陈丰笑了笑,权当没有听见李世民的话,继续说道,“若某所料不错,明日早朝,此事定然会被再次提上日程,因此需得辛苦殿下明日早朝。”

“本是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一说,到是先生为某殚精竭虑,方是真正的

辛苦。”

次日一早,秦王就去了早朝,据尉迟恭所说,当时太子见到李世民脸色瞬间就变了,大概当时就已经意识到李世民是去搅局的吧,当然他所料不错,秦王殿下之所以拖着病体上朝就是为了搅了他的局。

果然如陈丰所料,今日早朝就只商讨了一件事,便是如何退敌。

李建成依旧持着迁都的观点,执意迁都便能让突厥退兵。

在太子李建成开口之际李世民也在着重的关注当今圣上李渊的神情,虽说陈丰已然将李渊的心思分析透彻,但陈丰到底未曾见过李渊,和当今圣上并无交集,一切推论也全凭臆测。

仔细观察之下才发现,他们这位父皇不仅对于迁都一事并不赞成,似乎对于提出这个意见的李建成也多少产生了一点不满,见状,李世民才下定决心力主要战。

“启禀父皇,儿臣与太子有不同看法。”太子的话刚说完,李世民就开口反驳。

李渊毫不意外的看了一眼自同太子宴饮之后第一次见到的二儿子,早在早朝之前,见李世民来到朝堂之上,他就已经猜到了李世民的意思,亦不只是李世民的意思,而是朝中武

将的意思。

果然,在太子刚上奏结束,秦王立马出列,见此,李渊轻飘飘的道了两个字,“准奏”。

“戎狄之患,自古有之,父皇向来英明神武,我大唐百万精兵,所向披靡,若因突厥进犯便迁都避难,岂非贻笑大方?”

“且,戎狄之人,贪婪无度,此事占了上风定然不会安然退去,若是突厥趁胜追击,又该如何?”这句话是问向太子李建成的,“莫不是要继续迁都,被突厥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