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回上 红袄军全身而退 警卫队杀入战局(1 / 3)

诚然。

柴安风是见识过孟宗政和孟珙的风采的。这两位在南宋朝数一数二的大将,虽然一个谨慎小心、一个汪洋恣肆,指挥风格虽然大相径庭,可有一条却是相通的——那就是两军交锋之时,他们父子作为三军主帅总是尽量靠前指挥,绝不会远远待在安全的地方做纸上谈兵。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掌握战场的变化、发出最贴近实际的命令,同时也能激励全军士气,这是当年岳飞留下来的光荣传统。

柴安风没法否决这种传统的正确性,只能反复叮嘱要孟银屏小心、小心、再小心,再命令孙家康等二百亲兵护卫火枪上膛、刀剑出鞘,只要前方战事不利,就要立即杀入,一举扭转局面。

此刻,杨妙真、苏南雁等人已被禁军团团围住。

仗着手里的兵器和超群的武艺,他们依旧能在人山人海之中寻求自保,可禁军毕竟是人多势众,又有三位统制官现场督战,军士杀退了一批又涌上来一批,实在是无穷无尽、无休无止。

“姑姑,这样杀下去不是办法。”刘天雄道,“总要想办法冲出去才是啊!”

杨妙真偷眼将左右情况扫视一番,见原先被禁军扣押的那些穷苦工人都已走散,这才点头道:“好!招呼起南雁小姑娘,还有那个姓黄的汉子,我们一道杀出去!”

决心下的不可谓不坚决,却还是太晚了。

此刻禁军除在青龙镇外围的两千人马之外,在外接应的四千军队也已陆续赶来,层层叠叠将杨妙真、苏南雁等人围了个水泄不通。面对千军万马,就连武功卓绝的杨妙真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比她武功差得多的刘天雄等人就更加束手无策了。

在杨妙真的带领下,众人不再恋战,而是一门心思往禁军包围最薄弱的东边突围,打算同在青龙镇方向的柴安风会合。然而禁军太过势大,杨妙真等人虽然奋力突进,可一通厮杀之后却是寸步未进,反而折损了两个红袄军的兄弟,其余众人也都是披伤带创。

见到这一场面的蔡统制喜上眉梢:“好啊!看这贼婆娘还敢嚣张!杀成死人算她走运,要是捉了活的,看老子怎样给她剥皮抽筋!”

一旁的王统制也跟着附和:“好啊,这婆娘倒还有些姿色,比我三姨太可要漂亮多了。等蔡统制

玩腻了,记得借我玩两天……”

他们高兴了没有几秒钟,形势便为之大变。

只见原本又稳固、又厚实的包围圈,忽然异常明显地松动了起来。

“怎么回事?去查个明白!”蔡统制发出了命令。

回复很快到来了:“回统制,是青龙镇一位女将,率军前来挑战,人马约有一千余人,锐不可当,我军阵型动摇,请统制决断。”

姓蔡的听了一愣——他早就听说柴安风的亲兵护卫厉害,就连金国大帅完颜合达都奈何不得,乃是此次行动的主要障碍,可因为方才被杨妙真、苏南雁这么一搅和,自己分明已经把柴安风这个对手给忘了!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不知轻重的毛病,也就是这姓蔡的一辈子只能当个统制官的原因了。

忽视最具战斗力的对手,无疑是战场上最严重的错误。现在,对这种错误的惩罚,已经来临了!

前军统帅孟银屏虽然只是个女流之辈,却从小在军营之中长大,见惯了战场上的厮杀,战场下的苦练。十几年的耳濡目染,让孟银屏用兵的技能,或许比不上父亲孟宗政、哥哥孟珙,却也堪称南宋朝中一流的战将了。

只见她听从了柴安风的嘱咐,并没有一马当先冲在所有人的最前面,而是居中指挥,瞧准了两支不同统属的禁军结合部的弱点,手中宝剑向前一指,下令:“弟兄们给我杀,把被包围的兄弟救出来!”

这些工人警卫队的兄弟,本身都是崇义号的工人。这些人虽然不是正规的军队,也没有军饷可拿,却都从创立“崇义号”一开始就来投靠柴安风打工的老熟人了,早就将自己的命运同崇义号、同柴安风牢牢捆绑在了一起。因此,他们早就意识到,要是对面的军队把柴安风给抓走了,那整个崇义号就失去了主心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崇义号垮下来,自己这些在崇义号里做工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从这个角度讲,眼前这支军队,既是柴安风的死敌,也是自己的死敌,不管对面是不是什么禁军、官军,一切都要把他们先击退了再说!

于是,仗着手中比禁军更加精锐的兵器,工人警卫队展示出了难以置信的战斗力,只用了一次冲锋,便已从背后杀透了禁军的包围圈,已同原

本困在重重包围之中的杨妙真、苏南雁等人汇合了!

几位统制大惊失色,根本没料到这么一群没有名目、没有编制、没有军装的“乌合之众”居然强悍到了这种程度。

“顶住!顶住!给老子顶住!”蔡统制没有更多的办法,只能扯着嗓子发出了无用的叫嚣。

王统制貌似谨慎和蔼,可到了紧要时刻,心肠却要更硬一些:“顶住,敢有后退的,就地正法!”

随着两道命令的发布,禁军的阵型似乎略微稳定住了。可只在眨眼之间,却再次剧烈地动摇起来,距离最终的崩溃几乎只有一线之隔!

原来并非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