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兵车辚辚齐出关(求首订!)(1 / 2)

数百架四轮马车,载着众多粮食、火药、铅子、炮弹,浩浩荡荡连绵十几里。

翻过临时修缮的雁门关,道旁还能看到数月前残留的战争痕迹。

夯土边边角角隐约可见暗红色的血迹,走两步就能捡到射入泥土的铅弹头。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中原大地战争之中,便少见战车。”

徐达站在破烂的雁门关头,看前后连绵不绝的车队。

“为何你还要用如此之多的战车?!”

骑兵,尤其是重甲骑兵完善后,战车就退出了中原交战各方的视野。

同样具备冲击敌阵能力,骑兵速度更快、灵活度更高、成本更低。

朱樉军中,则是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箱式战车。

车厢两侧铁板上,开有一排射击孔,便于火枪射击。

“塞北草原,土地平整,水网稀疏,适合战马纵横驰骋。”

朱樉解释道:“我自到关中之后,练兵不过数月。”

“练不出数万能马上冲击敌阵的骑士,便只能用练步卒的法子,练出骑马行军的火枪手。”

“若是骤然同北元部队交战,便用战车在四周搭起一道简易防线。”

“阻止草原骑兵分割我军阵型。”

“火枪手下马,在车阵内列队,然后射杀敌人。”

战争之中,从无万世不易的道理。

从来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

骑兵的高速冲锋,向来是步兵的噩梦。

“所言不错,战车于中原战阵无用,却也能用于草原之上。”

徐达击掌赞同道:“孙子曰,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战车用在中原是为害,用在草原则为利!”

虽起身微末,但徐达加入红巾军后,也饱读兵书。

前人之言,信手拈来。

“据闻,秦王军多用火炮,一炮焚烧数里?”

前年雁门一战,陆三思一战歼敌数千,扬名大明诸将之间。

尤其是火炮神威,第一次进入诸多将领眼中。

即使是徐达这样的大将也对此颇为好奇。

之前明军也有不少大炮,不过威力都不大。

“此乃谣传,火炮威力虽大,却也只能炸伤三丈内的士卒。”

可不能让徐达产生奇怪的记忆,朱樉纠正道:

“不说焚烧数里,就是焚烧数十丈都困难。”

60毫米迫击炮弹的威力,不像155榴弹炮,一炮下去能震死方圆十几米的人。

四五米外,冲击波就没有太大的杀伤力。

但迫击炮弹更依靠杀伤碎片来杀人,铸铁外壳的碎片效果很好。

即使装填的是颗粒火药,一枚炮弹也能产生上百片碎片。

有效杀伤范围在十米以上。

“火炮生产不易,我军如今也不过有大小火炮四百多门。”

朱樉用旁人看来欠揍的神情道:“还远远不够用!”

秦王军中装备最多的就是60毫米迫击炮,射程150-800米,重四十多斤。

还有少量新研制的80毫米迫击炮,射程400-1500米,重八十多斤。

原因还是动力问题,没有强悍的动力源,难以对更大尺寸的钢锭进行加工。

蒸汽机的制造方案,已经摆在关中郭兴汉的案头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但其中存在诸多技术上难关,没有朱樉手把手带着的情况下,他们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来对各个技术难点进行逐个攻关。

偏偏北伐战争,自己又不能错过。

这是为数不多,朱樉一定要去做的事情,这一战关系到接下来二十年大明北方的核心战略!

赢得这一仗,可能也就得到四五年休养生息机会。

但输掉这一仗,却会给北元余部至少十年的生机!

为此,朱樉宁愿放慢工业化脚步,也要打出一片立国之基!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一仗打败北元王庭,自己就能有五年时光,来一步步蚕食西域!

从沙洲到哈密,从哈密到吐鲁番,从察合台汗国到帖木儿汗国,一直到地中海!

建立真正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根据地!

“可惜如今火炮所产有限,若是咱大明军队都能有这火器。”

徐达叹息一声道:“边塞作战,便无现在这么艰难。”

一辆辆运输车、战车,像一条蜿蜒巨蟒,盘旋群山之间。

车队旁,则是分成两列,背负长枪,牵马前进的火枪手。

“日后定然会实现的,待到咱们横扫荡清残元王庭,休养生息个三五年。”

朱樉坚定道:“足以产出成千上万门火炮,到那时北境便再无忧矣!”

只要能安安稳稳种个两三年的田,朱樉有把握能将生产力向前推进一大截。

到时候别说年产一万门迫击炮,便是再翻上一倍也能做到。

“秦王不愧得上位‘类我’称赞,少年英气,令咱想起当年!”

徐达仰头大笑,尽显豪迈之气道:“当年咱们这么大的时候,也是如此意气风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