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解决荒地。”其实他最想跟皇帝提议的时减轻赋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个提议势必引来朝廷其它官员反对,不能轻易提出。
工部尚书这时挺直腰,拒绝:“回皇上,现在皇城之外越来越多的流民,而且中原其他城池亦有流民,若真全部安排下来,能开垦种植的地较少,根本无法满足。”
兵部尚书道:“回皇上,不如让他们哪里来回哪里去好了。实在不行可分配到北境,北境地广人稀,定可容纳得下。”
说得好听,谁愿意去北境?朝庭百官心里默想,但根本不敢开口,在朝廷众臣心中,北境就是苦寒之地。
云若安跪得双腿发麻,他小心翼翼地微微动了一下腿,好让麻木的腿稍微舒服一点儿。
他自以为无人发现,但这细小的动作却落入了颜子玉的眼里。
颜子玉缓缓开口道:“回皇兄,不如四境各分出十万兵力,分三千人为一队分散到各地绞灭流寇。另张贴公告,凡有流民自愿去北境者可分百亩地加免三年赋税。”
此话一出百双眼睛齐齐看向他。
云若安也愣了一下反应过来,隐晦地丢了一个眼神给他。
颜子玉眼睛深处染上一丝笑意。
颜子瑞也惊讶了,他这个弟弟从自回皇城后每天都来上朝,可从来不说话,只在一边旁听,今日怎么突然参与政事了?
颜子瑞自然赞同弟弟所说:“王爷的提议可有人有异议?”
百官大多数人的眼光都看向最前面的柳鸿,柳鸿今日自上朝后就一直未曾说过话,只是默默跪着,几秒钟后,大殿安静异常,都没有说话,颜子玉的提议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柳鸿没有出声阻止,大多数百官也就赞同此事。
北境那只是荒芜之地,交不交税,对这些官员都没有任何损失,自然也不会有人反对。
于是颜子瑞让中书令草拟文书。
提下来,颜子瑞又问还有何要奏,百官无人出声。
颜子瑞见无人奏事,把目光看向工部尚书:“李尚书,去年粮食产量较低,今年眼见又要开始春耘,李大人可有改善计策?”
这,李尚书没想到皇上盯上他了,冷汗流了下来:“回皇上,暂无计策,可容臣想几日再奏?”
颜子瑞也不为难他:“那便期待李大人的计策。”
“是。”
于是接下来,有官员提出了几个问题,待到商量出解决办法,便散朝。
足足跪了近两个时辰的云若安险些站不起来,感觉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站起来后好一会儿才慢慢恢复过来。
颜子玉目光穿过人群,看得心疼,以后可不能让皇兄再让人如此跪着了。
散朝后云若安已经饿过头了。随便买了点东西吃,便上值去了。
回到工部,上司正愁眉苦脸对着面前的帛布,不知该如何让粮食提高产量。
见云若安来了,把手中的帛布一丢:“若安啊,制定计策这事就交给你了,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云若安来之前他就想丢给左侍郎了,可人张炎平不理他。
他只好丢给云若安了,反正他是新来的,不像张炎平这老油条,会拒绝他。
果然云若安没有拒绝,他提出想去地里看看。
李千柏让张炎平带他去。
张炎平带着云若安来到皇城外的村子中。
此时已有农民开始犁地。
云若安上前查看,发现农民用的还是落后的农具。而且只有一种农具,翻地效率特别低下。
云若安围着村子转了一圈,还发现了许多荒地并未被开垦,于是问道:“张侍郎,此地为何不开垦?”
张炎平淡淡看了眼荒地:“云侍郎有所不知,如今战争刚停,许多好地尚无人耘种,更何况荒地。”
“而且这几年不知为何,粟米产量越来越少,去年更是几乎减半。”
云若安思考了一下,他小时曾听奶奶说过,粟米种植需要大量营养,且不能一直种同一块,同一块种久了地容易形成“歇地”,需与玉米、荞麦轮流种植。
而颜国现在主要种植的是粟米。
“为何不种水稻?”云若安疑惑,据他所知现在是已经出现水稻了,在北境时他就吃过大米粥。
张炎平看着啥也不懂的云若安叹口气:“水稻的产量比粟米还低,且种植困难,难以浇灌,只有在临近江河边才能种,只有少数人会种水稻,而且只供给皇亲贵族。”
云若安叹口气,看来要改的东西非常多,以后又有得忙了。
两人在转了几个村子才打道回工部。
两人回工部交差后,已经到了放值时间。
此时大概刚到酉时,下午五点左右。
古代上班就好在朝九晚五,唯一不好的是要上早朝。
云若安与同僚一同走到工部门外,却见副将带着一辆马车在外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