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纪紫蓝便携着纪韵前来了。
虽然纪紫蓝的目光极力掩藏,但陆长亭还是从中窥到了几分怪异。
陆长亭倒是没有急着问出口,他端了茶杯坐在一旁,静静听朱棣与纪紫蓝说话。
等陆长亭将茶水都抿到口中之后,才骤地想起,他将朱棣的杯子拿来喝了。
陆长亭垂眸看了看手中的杯子,那厢纪紫蓝猛地跪地道:“蒙燕王殿下看重,紫蓝必不敢辜负燕王与陆公子期望!”
陆长亭转头看了过去,见纪紫蓝面上神色激动,她身后的纪韵也同样是如此,便知道这事算是敲定下来了。
陆长亭低声道:“不过如此紫蓝便要操劳许多了,可能忙得过来?”
朱棣突然冷飕飕地看了陆长亭一眼:“紫蓝?”
陆长亭从善如流地改口道:“纪姑娘。”
纪紫蓝愣了愣,随即心中暗暗失笑,倒是记住了日后不再提起称呼一事。纪姑娘便纪姑娘罢,不过一个称呼,哪里就能显出亲疏来了?瞧燕王酸的……纪紫蓝可是不敢招他。
朱棣这才将头又扭了回去,道:“你们回去吧,管家自会来寻你们。”
“是。”纪紫蓝不敢多作停留,忙带着纪韵快步离开了。
管家早就得了命令,虽然一头雾水得很,但也还是遵从燕王的吩咐去寻了纪紫蓝,将许多事都交移到了纪紫蓝手中。待从那院子里出来后,管家才忍不住摇摇头,叹了口气,道:“主子是怎么想的呢……罢了,我若想得通,那才怪哉……”
这厢陆长亭瞥了瞥朱棣的面色,出声道:“四哥,方才纪紫蓝瞧我的眼神怎的那样怪异?”
朱棣低低地笑了一声,道:“大约是想着她与纪韵都在一处了,而你我却还未修得正果……”
陆长亭张了张嘴,正要说话。
朱棣又道:“想来长亭及冠时也不远了,四哥不急。”
陆长亭:……
·
及冠之时他们还没有等到,圣旨倒是被他们等到了。
燕王府中摆了香案,接了圣旨。
洪武十九年,洪武帝朱元璋诏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
而燕王朱棣则被命为左参将,随军北征塞外残元。
待陆长亭听完圣旨的内容后,才骤地发觉这和预想中的有所不同。这一仗打的是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啊……
陆长亭搜寻了一番记忆,这才想起是他记错了。他还当接下来便是第七次北伐了,实则才轮到第六次北伐而已。这次北伐中原是没有朱棣参与的,而如今却因为朱棣多次立功,入了洪武帝的眼,便有了这么个磨练和镀金的机会。
陆长亭不自觉地勾了勾嘴角,倒是正好,磨练的次数越多,朱棣只会越发地大放光彩,叫洪武帝不断地见识到这个四子的优秀出色。
朱棣接了旨,谢过了传旨太监。
待陆长亭回神时,那传旨太监一行人已经离开了。
朱棣转过身来,面上掩不住遗憾之色:“长亭及冠时,怕是未必在北平了。”圣旨下来,他们便要开始准备,不久就要动身。毕竟拖沓下去的话,他们便无法在规定日前抵达会和地。而这次北征谁也不知道会延续多长的时间。打仗么,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是常见的。
陆长亭对此倒是满不在乎:“无事,在何处并不重要……”
朱棣笑了笑,道:“重要的是同何人在一起是吗?”
陆长亭对上朱棣深深的眼眸,不自觉地道:“是。”
朱棣的眸色变得更深沉了,陆长亭装作没看见一样,缓缓地移开了视线。朱棣脸上慢慢浮现了笑容,随后才将程二叫了进来,嘱咐了程二一些事宜。
……
陆长亭与朱棣在北平还未歇上几日,便又匆匆收拾了行囊,欲随北征大军而去。
出发前一日,邹筑墨特意将陆长亭叫到了院子中,嘱咐他不管在何时何地也莫要忘记读书,陆长亭自然是连连应承。这厢待他一走出来,便见道衍站在了不远的地方,倒像是在等他。
“道衍师父。”陆长亭大步走上前去,用疑惑的目光看了看道衍,以道衍的性子,不大可能是来表达不舍之情的。
道衍是个实用派。
“要随燕王前往?”见陆长亭走近,道衍直接了当地便问出了口。
“是。”
道衍也没多说什么,只从袖中取出了一个绣囊。陆长亭见状,也不掩饰自己的惊讶:“锦囊妙计?”
道衍伸手托住了陆长亭的手背,掌心薄薄的茧抵住了陆长亭的手,倒是带给人一种异样的安心感。道衍淡淡道:“你会用得上的。”
“那便……多谢了。”陆长亭也不客气,将那锦囊直接收了起来。战场上危机四伏,万一真有用得上的时候,那便是多了个活命的机会。这样的好东西,陆长亭怎会推拒?别的不说,他对道衍的本事还是极为信任的。
“道衍主持,您怎么在这里?”一个丫鬟寻了过来,忙道。
道衍看向那丫鬟:“走吧。”
丫鬟点点头,向陆长亭见了礼,这才带着道衍离去了。陆长亭猜测朱棣应当还有话要与道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