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如止水(1 / 2)

树银进屋,一屁股坐在了床上,他的确感到了父亲太过霸道,觉得很不尊重自己。  母亲见儿子也在气头上,并没有大声地责怪他,而是轻声细语地说道:“你不是跟妈妈说,能够妥善的处理爸爸说的事儿吗?怎么和爸爸吵起来了?这可不像我儿子的作风。”  “本来我是想跟爸爸好话说着,我一开始的时候不是已经答应了他的要求吗?”树银听到母亲的话,脸红了,他抬起头对母亲说。  “你爸爸因为你的事儿这么晚了才回家,而且连饭都没有吃呢。如果你不能把这个事平息下去,那么今天晚上他的饭也吃不好了,更别说休息好了。你一向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乖巧懂事的,相信随着年龄的长大,一定也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最起码现在这个晚上应该让你爸爸安心吃饭入眠才对。”母亲轻轻地拍了拍树银的肩膀,“还记不记得妈妈给你起这名字的原因?其实它更深层的含义就是希望我们的家庭永远都是快乐祥和的,也更希望你将来能够为咱们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妈妈,我明白了。您去厨房给爸爸做饭,我会出去和爸爸道歉,一定能让他今天晚上转怒为喜的。”树银站起身,抱了抱妈妈,“我在屋里想一想,两分钟之后我就出去和爸爸说,您放心吧,一定能够按照您的要求去做的。”  母亲搂着儿子轻轻的拍了拍她的后背,她相信儿子一定能够说到做到,因为从小他就是非常明事理懂说道的孩子。  树银让母亲安心去给父亲做饭了,他想了想,该如何跟父亲将这件事平息下去,两分钟之后,他走出了卧室,向阴沉着脸的父亲走去。  他拿起桌上的热水壶给父亲沏了一杯茶,低着头说道:“爸,您别生气了,先喝口水。说了半天,肯定也口渴了,顺便降降火。”  父亲并没有抬头看他,而是拿起了沙发上的一本书看了起来。因为感觉到儿子的这段话并没有实质的改变,所以他还要保持着最初的威严。  “爸,你还记不记得,每次带我出去的时候总是非常自豪的夸我爱读书。还有您的朋友总是见了我,就要考一考,每次都能够非常顺利并精彩地回答他们。其实我能够这么顺利的过关,都是您给我培养的好习惯,就是爱读书。”树银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父亲面部表情的变化。  父亲翻动书页的手停了下来,头依然低着,似乎在看书上的内容。  树银继续说着:“沈从文曾在书中写到:‘一个人真真得到书的好处,也许是能够自动看书时,就家中所有书籍随手取来一本两本加以浏览,因之对书发生浓厚兴趣,且受那些书影响成一个人。’我觉得您就是达到了这样的一个境界,所以您就是我最好的榜样。”  “你最初喜欢上读书,还是我给你讲了曾国藩的那几段话,他曾说:‘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他干脆把立定志向作为读书的第一个条件:‘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现在你是不是把自己定立的志向都忘记了?现在咱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你做的那件事,是不是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  “爸,刚才我进行了反思。您不但是站在了父亲的角度,而且还站在了校长和老师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肯定要比我想的全面透彻。我可能就凭着自己的感情用事,觉得自己内心无愧就行了,但是没有考虑到周围人的感受,所以我现在想明白了,从今天跟您谈完开始,明天我一定会调整心态,不再与她进行个人接触。除非学校有公事,需要我与她进行沟通的时候,我也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我再也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  “不愧是我的儿子,就是有格局。男子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说到做到,现在一切以学业为重。行啦,今天你的态度,我非常满意,早点休息吧,明天还上学呢。要不要跟我再吃点夜宵?我看你妈进厨房了,一定是去做饭了。”父亲放下了手里的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脸上浮现出了笑容,正如他所说的一样,对于儿子,他非常满意。很庆幸能够及时将儿子要偏离的行为给纠正过来,少男少女的想法是符合常理的。但是毕竟是在学校内作为老师更是一校之长,那么必须要严格校规校纪。即使儿子真像他自己所说的,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但是光从外在的表现也是不可以的必须要给所有的学生树立一个典范。  “那我进屋休息了,您吃完饭也早点休息。”树银看到父亲的脸上放光了,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说完就扭头向卧室走去。  父亲不自觉地打开了手机,播放起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自传小记里的一段话: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