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那个充满希望的村子(1 / 2)

话说在21世纪的某个周末,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偶尔清风拂过,真真是个适合出门浪的日子啊。

在这大好的时光里,林清沅一觉醒后,拿着手机点开某网站,然后随便点了一本网站首页推荐的小说,闲着没事看了起来。

翻了不到十章,就已经目睹女主重生回来斗了四波极品,出现了两个疑似爱上男主,誓死要弄死女主的情敌,还有一个暗搓搓准备抢女主当兵名额的黑胖小姑姑,正准备弃文了,突然看到一个名字——林清沅。

不得不说作者君真有才华,起了个这么好听的名字。

至于现在嘛,林清沅咬牙切齿,这死太监起的什么鬼名字。

该死的死太监!

继续说那本书,话说在那个阳光明媚,特适合出去浪的周末,林清沅因为看到一本小说中有个和自己名字一样的角色,想着反正没啥事,就干脆看了下去。

小说概括来说,就是在1973年4月份的时候,前世吃尽苦头,孑然一身的女主陈秀静重生回来了,回到了她18岁生活的那个小村庄——希望村。

希望村就林清沅观察到的信息再结合小说推测,应该是鄂省下的某个村子。

村里大部分人姓林,大多都住在前湾,少数其他几个姓氏基本都是在后湾起的房子,不过这前湾后湾也没太大界限,本就是连成一片的,也就是村里人的一个叫法而已。

生活环境和自己小时候呆过的农村差不多。四季分明,水稻和小麦都种植一季,主为稻田,土地比较肥沃。

整个希望村大概800人左右,分为前湾和后湾,而后又将前湾后湾各分为两个大队和若干组,分设队长和组长进行管理。

村子位置算不上偏僻,走路去镇上大概只需两个多小时,村子北面有座大山——无名山。

山上最多的就是种的松树,唯一的作用就是给附近村的人提供柴火。秋天将尽,落了一地的松果和松针就是村民用来引火的最好东西。

山上还有些金银花树和桑叶树,不过希望村基本是没人跑那么远去摘金银花或者桑叶的,毕竟这种常见的植物,村里和田陌较宽敞处,都会有。

而松针和松果,村里后山也有许多,也只有靠近北面那座山附近的村民会去那山上捡点柴火。

事实告诉我们,为什么每本书上有一行小字——本故事纯属虚构。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主角住的地方没有山没有水,就发不了家致不了富,每天去山里逛一圈基本能集齐全国一年四季的水果,找到人参林芝等珍贵药材,今天捉几只野鸡,明天逮几只兔子,某天运气爆棚,还能端一窝野猪……

想吃肉,就上山!

想发财,也上山!

反正那山是个多啦A梦,啥都能变出来!

啧啧,想象不要太丰富啦!

现实是,希望村附近唯一一座大山——无名山,由于没啥东西,村里人甚少去那里,反而后山去的多。

后山也算不上山,顶多就是个小土包,较平整的地方都被开辟出来,种些花生和红薯,还有少量的高粱和棉花。

后山上也有许多松树,没啥规律,这一棵那一棵的,参次不齐。

秋天松针松果铺满一地,村里的妇人拿着专门扒松针的耙子,一会就能扒一小堆,担几担回家,整个冬天就有引火的东西了。

后山还有整片整片的草地,平时村里负责放羊的都是在后山放羊子,羊子往后山一赶,找个阴凉处眯眯,天将黑时再赶回村里,一天的公分就到手了。

碰到大雨过后,还能捡不少松菌和蘑菇,以及地皮。平时,都是村里的妇女带着小孩一起捡,嬉笑间,一会儿就能捡一篓子回家去。

希望村附近有条大河党坝河,党坝河尽头不知道通向哪里,最宽敞处一眼望去也无尽头。

在河流较窄处修了桥梁,桥梁连着大路,配合党坝河,似是一个十字架,一横长是党坝河,无边际的党坝河主要在十字架的右上方,延伸到附近村落时,变成了较宽的水渠,偶尔几个地方,形成小池塘。

水渠和池塘里有鱼有虾,还有满满的菱角,池塘岸边一般都长有一两棵小桑葚树。

池里的鱼虾都是自由生长,无人管理,村里的人都可以去抓鱼,钓虾子,会撒渔网的,一网下去,收获颇丰。

而菱角是谁种的就不得而知,几十年了,这附近有水的地方,多多少少都有菱角生长的痕迹。

菱角每年七月成熟,八月落柄,村里贪吃的小孩子在还没熟时去摘点嫩菱角吃,旁人看了,也是莞尔一笑,没人去计较什么。

菱角落柄采摘时最为热闹,村里专门组织人摘菱角。

大人或直接下水,或坐在渔船上摘菱角,小孩子则不准下水,闲不住的站在岸边,用树枝扒拉菱角藤,先摘几个吃起来,然后去摘桑葚和嫩刺条吃,跑跑闹闹,好不快活!

希望村坐落在十字架左下方,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又有条连贯几个村子的水坝,因此不存在干旱的情况,村里几乎每年都能有个丰收年。

村里人基本集中住在一处,错落有致,几个竹林几个小池塘和几块菜地,就将各屋隔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