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祭礼之问(2 / 2)

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1562 字 2023-02-18

。” 郑安平道:“诚如是,愿请诸长老!”于座上伏拜。 城主感到压力,连忙避席回礼道:“大夫之命,谨领!”下堂去叫来一个儿子,让他去请各家长老,但言管令访问风俗。 少时,长老一一到来。每位长老到时,郑安平等都跪起相迎,殷勤执问。城主一一介绍。长老们或周到回礼,或略一致意,都被城主引到主座上就坐。 待城主示意诸长老到齐,郑安平复问道:“今者,有信陵君献祭于贵邑,恐风俗有异,禁讳不同,特命臣等,咨于城主与诸长老,必使上下合顺,人神两安。愿长老教我!” 郑安平话音刚落,座中一人即答道:“正要观信陵君祭法若何,奈何反求诸吾等!” 猝然遭遇毫无道理的发难,郑安平强压不快,道:“孔子入太庙,每事问。非子之不明,是礼也。事有疑,问三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君上之入管也,非夺人社稷,毁人宗庙,在顺天而治其民也。体管邑之建也几百岁,必有神福也,不欲废之。故命臣等殷勤访问,必得其宜,而民得福也。” 一位年龄较长的长老起应道:”君上体草莽之艰辛,诚明君也。入而问其俗,礼也。惟吾等草莽野民,焉知祭。烧燎瘗埋,惟禀于心,安有定则。大夫纵问,无能为也。“ 郑安平道:”臣之所问一者,管邑之神有几,各何献?“ 城主道:”管邑最崇之神,盖管叔,或曰管祖,无植无位,盖一顽石也。岁一祀之。其次则社也,在城西门外二里,有柏蔼然,即此也。复次则管子,此业商贾者所祭也。其余日月星辰,四方山岳,或有所祭者,皆非全城也。其献者大率相同,各家各尽其力而出祭品,或牲或谷或果,至贫者,一水亦得。享神之余,诸祭品入一鼎而共烹之,户得其一,其名散福。“ 郑安平道:”管子亦有所祭乎?有祭稷神者乎?“ 城主道:”吾管人多称管子,每祭之以求多财。稷神则未闻也?“ 郑安平道:”地产丰登,得无祭乎?“ 城主道:”是则有之,惟城中业农者少,常祀者不过三五家。“ 郑安平道:”闻城主素业农,是必祀之。“ 城主道:”然也。敝邑称为谷神。于秋日收获之时,或菽或粟,或枣或桃,必备醴酒一尊,于南亩而祭之。惟不散福,皆瘗于地。复以酒酹之。“ 郑安平道:”君上主祭者,但为管民祈福。长老或有其祈者,愿以教之。惟当祈福,不可禳祸,尤不可诅也。“ 一名长老道:”管祖之祀也,在家不在野,惟公祀也,城主主祀,长老助之;管子之祀也,各家自祀,非公祀也。谷神之祀,亦家祀也。“ 另一名长老道:”敝邑之祀也,不过春秋两社。春分日祀管祖,秋分日祀社神。今君上于正祀之外,别加一祭,当有所求也,非正祀也。敢问所求者何?“ 这句话把郑安平给问住了,不知该如何回答,于是侧头望向曹包。曹包闭了闭眼,示意自己也回答不了。最后座的郭先生坐起道:”管邑初归大魏,信陵君初领其地。其祭也,乃召告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信陵君当居其地,神其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