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既生萧景瑜,何生我梅长苏(3 / 4)

未必不是防着他。

另外陛下让靖王领兵在外,誉王领了巡防营,而你则是坐镇东宫,蜀王想坐到你的位置上,也得先过靖王和誉王两关。

除此之外,难道他敢造反吗?

听说他把兵马都留在了南楚那边,他的身手是不错,但是这里可是金陵,有御林军、禁军,还有巡防营,就他那一千二百府兵,如何成事?

所以你千万不要犯错,宁可不做,但绝对不能错,否则朝堂之上的那些墙头草,会惧怕蜀王的势力,拉你下马当垫脚石,去拿从龙之功。”

“儿臣明白。

只是儿臣这太子当的也太窝囊了,以前有誉王,后有靖王,现在又来了一个比他们狠百倍千倍的蜀王。

儿臣真是命苦啊。”

“哼,你以为东宫之位这么好做,熬一熬吧,等到你继承大统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越是这个时候,心越是要稳住,绝对不能自乱阵脚。”

“多谢母妃点拨,只是朝中现在的大臣,跟儿臣贴心的不多了,要不要儿臣想想办法,拉拢一些大臣摇旗呐喊?”

“糊涂,以前拉拢大臣跟靖王斗,那是因为陛下需要,现在有蜀王在前面顶着,你什么都不要做,一做就错。

你是储君,他们是臣子,再说了,现在陛下和蜀王的视线都在朝堂之外,不打仗的时候,朝堂是重心,一旦起了刀兵,焦点就在战场。

现在你身为太子,自当为陛下分忧,多帮他署理政务,才是根本,与大臣走的太近,反倒对你将来治理天下有所妨碍。”

“儿臣知道了,那就先靖王和誉王他们跟他斗去。”

。。。。。。

“殿下,您莫要着急,不就是柳如烟吗?

再说了,就是真着急,那也是太子那边急,您有什么好急的,如今的东宫太子可不是您,陛下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到退位还不知道有多久呢。

虽然蜀王灭了南楚、立了大功,但是已经引起陛下不喜,听说蜀王殿下想要进攻缅夷诸国,陛下调了四大营的六万兵马。

若是战事顺利,那就是助力,若是战事不顺,或者失败,恐怕就是擒拿蜀王的排头兵,此时殿下要做的就是等蜀王出兵,见机而行。”

誉王眉头皱了皱,与其有些不开心。

“那本王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当然要做了,不但要做,而且要大做。”

“哦,说来听听,如何大做?”

“殿下,以前陛下的皇子中只有太子和殿下最为受重用,这里面虽然有陛下的意思,但是也真切的给了殿下机会。

现如今靖王崛起,蜀王更是横空出世,更有灭国之功,也正是有此泼天的功劳,才令陛下将柳如烟赐予蜀王。

殿下您想,若是陛下真有意蜀王,如今他武有穆王府,文有柳国公府,那为何不直接罢黜太子,立他为太子呢?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陛下不愿意,即便是夜秦并入了大梁,让他的血脉短板给弥补上,陛下依旧不愿意。

以般若对太子殿下的了解,此时他定是求稳,以保太子之位,而靖王又远在长安,这金陵城中能为陛下牵制蜀王的只有殿下了。

所以殿下可以趁着大家的视线,都在战场之上的时候,尽快的收拢朝堂势力,即便是到了不忍言之时,殿下总掌大权,何愁大事不成?”

誉王听完之后,‘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来回的走了几步,越想越是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越想越觉得高兴。

“般若,你真是本王的张良、陈平啊,若是将来本王有那一天,一定少不了你一个贵妃之位,你说从谁开始比较好呢?”

“殿下,如今吏部侍郎王袁珂是殿下的人,而吏部尚书钱玉书乃是御史台都御史出身,也未必不能拉拢,还有如今的御史台都御史田德之等,以前就是殿下的人。”

“好,你说的很对,只要能重新拿回吏部,本王自然就有信心满满的控制朝堂,到那时,即便上是老九能打,又能如何?

执掌朝政,可不是打打杀杀能解决的事情,而且本王手中有巡防营,这次本王倒是要看看,究竟谁敢不给本王面子。”

看着又支棱起来的誉王,秦般若心中充满了鄙夷之情,跟那个男人相差太远了,怎么可能斗得过,好久没有得到他的赏赐了,都有点想了。

想到他那些花样,身子不由打了一个激灵。

“般若,你怎么了?”

“属下是为殿下重拾信心而感到高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殿下一定能达成所愿,成为大梁的中兴之君。”

“哈哈,那是因为本王有般若辅佐啊。

对了,你说本王要不要给老九使使绊子,让他南征缅夷沉沙折戟呢?”

“殿下最好不要轻动,有靖王牵制就好了,若是蜀王查出是殿下所为,一门心思的要报复,岂不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你说的对,倒是本王忽略这件事了,只是不知道靖王能不能靠得住啊?”

。。。。。。

“殿下,如今南边传来消息,蜀王已经灭了南楚,回到金陵,咱们总不能一直在这跟大渝干耗着啊?”

“战英,本王虽然也想坐上那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