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20(3 / 4)

聊了聊过去宋敏行曾经在这里度过的学习生活。

至于从宋敏行毕业后到现在,这中间的三年,她们默契地闭口不谈。

老师们都知道,这个孩子走到今天,必定历经了千辛万苦。

这是她选择的道路。不容任何人置喙。

当初宋敏行离开后,当了她三年班主任的谭老师曾经一度懊悔,倘若她挽留的态度再坚决一些,是不是就能留下来这个孩子。

但是十八岁的宋敏行坚称在过去的几年里,她们将她庇护在羽翼之下,委实已经帮了她太多太多,已经成年的她是时候要去承担起生活的重量了。

最后还是邱校长亲自过来开导谭老师。

“你不理解她的决定,但那是她的人生。是,我们是引导者,但也仅仅只是引导者。”

“也许你觉得那孩子很傻,可是我们每一个,留在这座山里教书的,在外面的人眼中看来,大概都是傻的。那孩子好歹走出去了,不是吗?”

候鸟迁徙,偶尔也会有落单的鸟。

不跟着大部队,也不一定按照常规的路线,甚至不必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沿途只要适合栖居的地方,都可以供它停留,越过一整个冬天。

然而谭老师没办法不担心:“可是如果沿途,遇见了无法抗击的风和浪该怎么办?”

邱校长沉默了很久。

最终,这个将毕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的女人,给出了一个让谭老师铭记于心的回答。

“有的鸟,终其一生都在与风暴同行。”

一一三十一年。

一只暴雪骧的平均寿命,是三十一年。

暴雪蠖是一种生活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和格陵兰北部的迁徙鸟类。*

天生属于远洋与暴风。

除了每年春季会固定到海岛上繁衍生息之外,其余的时间,暴雪骧从不着陆。*

在一只暴雪蠖三十年的生命里,绝大多数时间,都与风暴同行。

为了捕食和生存,它们会贴着海洋飞越数千公里。在大自然任何恶劣的极端气候条件下,暴雪蠖都能振翅穿梭于风浪之间翱翔。

一一真正意义上的,终其一生,与暴风同行。“你在看什么?”

宋敏行站到沈甜身后,笑着问他:“看得这么入迷?”连她来了他都没察觉到。

“我在看你以前写的作文。”

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被老师装订成册,在学期末妥善地收进个人的成长记录档案中。

而每一届的毕业生都会从中选出一篇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经由老师整理汇总,印成一本毕业文集。沈甜正在看的,就是宋敏行那一届的毕业生作文集。他拿给她看,指着上面的文字:

“这一篇,很有趣。”

宋敏行凑过去望了一眼,有些恍然:

“阿,是暴雪骧。”

“嗯,"沈甜感慨,“这么小的海鸟,却敢于同风浪抗争。”

宋敏行纠正他:

“暴雪蠖体型不小,不如说,正是因为它的体型较为庞大,才需要借助暴风起飞。”

“暴雪蠖和海洋上的风浪也不是对抗的关系…”宋敏行顿了顿,很难去描述这种关系。

在各个生物与它们生存的环境之中,大自然总能精妙地找到一个平衡点。

“暴雪蠖会迎着恶劣的天气飞行,无论昼夜,而当它们疲惫的时候,也会栖于海面之上,随波逐流,然后,再次乘着狂风起飞。“*这决不是对抗的关系。在这颗星球上,28400000平方千米的分布范围内,暴雪蠖是真正的,与风暴同行者。

沈甜专注地当一个聆听者。

他只觉得,她在发光。

他站在简陋的档案陈列室里,却仿佛置身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远洋之上,在风暴的漩涡之中,见证与其同行者。

“真是,令人惊叹的生命。“他感叹。

宋敏行也同意这一点。

暴雪蠖。

沈甜不知道当初批改这篇作文的老师,是否会有和他一样的感受,一样地,从暴雪骧,再想到她。他的敏行,她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才十七岁,还没有成年。

她又是否从暴雪蠖那纠缠一生的风暴之中,窥见了她未来的命运呢?

沈甜合上这本毕业文集,将它物归原处。

然后回过头来问宋敏行:

“你那边都结束了吗?”

先前因为宋敏行似乎有话要单独和邱校长说,于是谭老师提出了带沈甜去参观校园。

沈甜也十分善解人意,跟着谭老师走了出去,将空间与时间都留给了她们二人。

“嗯,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想办的事情也办完了。”宋敏行扬起唇角,心情极佳。

其实宋敏行这次回学校,目的不仅是看望恩师,还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