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相逝
宫中有丧,纵然并非帝后,谁让康妃是裕王的母亲,生子有功,又是妃位,按理来说这样的丧仪也是要隆重一些。
可是康妃连续三次闹到西苑,一回一回的作为棋子,一回一回的让嘉靖不痛快,这些事并不会随康妃去世而从嘉靖的心里抹去。
康妃的丧仪甚至有些冷清,冷清得让人一瞧怕是以为这是一个没名没份的女人。朱福宁听说裕王去见康妃的时候,康妃已经咽下最后一口气,失去母亲的裕王哭得撕心裂肺,真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可从始至终嘉靖连看都不曾出门看上康妃一眼,似乎一条人命在他跟前流逝不过寻常。裕王跪着求着嘉靖看上康妃一眼,然而无论他怎么哀求都没有引起嘉靖的注意,出门更是不曾。
最终,康妃被带走,裕王也被带回了宫。
朱福宁第一回近距离的面对一条人命的流逝,黄守中和李新成都拦着不让朱福宁靠近康妃,怕朱福宁太小,一不小心冲撞了。
朱福宁没有走近,远远的看见宫人将康妃抬走。不知是不是她的目光太灼热,哭泣中的裕王感受到,一瞬间裕王与朱福宁对视,朱福宁分明看到他眼中隐含的滔天恨意。
那一刻朱福宁明白,裕王已经视她为仇敌。
朱福宁平静的与裕王对视,她自问没有对不起裕王的地方,裕王倘若将丧母之痛归于她的头上,朱福宁也绝不可能打不还手。
别人怎么看待康妃且不说,康妃确实是一心为儿子着急的,为了儿子她可以付出所有。这一点朱福宁敬她三分,哪怕她并不清楚自己所作的一切都在别人的算计之内。因而朱福宁还是去祭拜康妃,也再一次和裕王充满愤恨的眼神对上。对此,朱福宁凑到裕王的耳边道:“你恨我,却连怎么藏着这份恨都不懂。你猜父皇要是知道你把一切的过错都归到我头上,你会是什么样的下场?”这个问题问得裕王一怔,随后握紧了小拳头,好像只有这样才不会控制不住要对朱福宁动手。
朱福宁浑不在意裕王的反应,反而非常好心的提醒道:“对,终于学会一点点的控制了,不像以前,别人一煽动就冲到最前面。’
一语双关的话,朱福宁不在意此时的裕王听不听得进去,朱福宁知道,裕王将康妃的死扣到她的头上了,以为如果不是她为难裕王,就不会有康妃到西苑为裕王求情的事,康妃也不至于死在西苑,裕王连她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朱福宁无意解释,也知道解释不了。裕王对她的妒忌,怨恨,并非一朝一夕了,既然朱福宁都嫌弃他蠢了,这样一个蠢货在将来能不能想通其中的关键所在,朱福宁无意多管。其实原本朱福宁是不想跟裕王说太多,架不住裕王的眼神让她不痛快,她不痛快难免也想让别人也跟着着她一道不痛快,这才对。果不其然,裕王的眼神越发的凶狠,不过再没有冲上来的意思。确实会控制了呢。朱福宁既然祭拜完成,也不久留,抬头望了一眼天空,没了娘的孩子,往后裕王的日子会更难过。
随着康妃下葬,纵然用的是妃礼,却没有太过隆重,礼部征询过嘉靖的意见,嘉靖一句一切从简,让无数人明白,康妃死去这个事,嘉靖相当不爽。故而虽然葬仪是方皇后负责的不假,皇帝一句一切从简了,他们谁敢吱声,又敢和皇帝唱反调。
之后,裕王须守孝三年,朱福宁听了一耳朵,原本教裕王的那些先生们,全给打发,嘉靖让裕王好好的守孝,孝期之内自学。
听这话是不给裕王找先生!
偏没有人敢吱声。
守孝并非小事,若是连守孝都做不到,将为天下人所不齿。朱福宁对此很明白,嘉靖在表露他的不悦,裕王接二连三扛上朱福宁的事,康妃的事,这其中免不有推手,落于臣子算计的事,没有一个皇帝能高兴。不高兴的嘉靖,贬了某些人,连对蠢得一再作为别人的棋子对付嘉靖却不自为觉的裕王,也越发的不喜。
别的人对于不喜的事或许需要瞒着,嘉靖完全不需要。朱福宁不知嘉靖到底有没有查到真正幕后推动事情的人,只知道在议论康妃一应丧仪的时候,又有人被贬了官,流放三千里去了。至于事情是如何的起的,说来说去都是一样的话。康妃生下的裕王是嘉靖如今仅剩的儿子,是以朱福宁这个公主是让人极其无视的。母凭子贵,子凭母贵,朝堂上有人认为看在的裕王面子上,应当厚葬康妃。有人不认同,毕竟康妃既是妃了,一应按照她的份位即可,难不成还想追封她为皇后,按皇后制下葬?
这个问题一经挑明,大家伙都不蠢,即明白了有些人的目标。若以皇后制下葬,裕王可就成了嫡子了。
是嫡是长,太子之位也将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行啊有些人,算盘打得相当的响亮。
可惜,嘉靖从来不喜于康妃,哪怕膝下独一个儿子是裕王,嘉靖从来没有给过裕王一个好脸色,一年到头见裕王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对于有人的提议,嘉靖不满的。
为了康妃葬仪的事又是一通的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