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说服群臣(1 / 2)

“三、在襄阳学业堂毕业的学子想要到地方官场任职也需要参加考核,其难度比入学考试还要大。”

魏延一口气说完了三点,这是参照后世“逢进必考”的用人制度。

厅中众人听完了魏延教育改革的三点,皆瞪大了眼睛,尤其是蒯越、韩嵩、宋忠等人。

“魏延将军,在下有两点疑议。”

宋忠早就憋不住了,他是传统势力的代表,东汉末年大儒,依附于刘表后,任五业从事、襄阳学业堂的教习,诲人不倦。

“宋夫子请讲。”

魏延笑眯眯地望着宋忠。

“第一,学堂育人品行为先,如若不设置出身、贵贱等门槛,那些品行不端的寒门子弟混进书院该怎么办?”

宋忠觉的寒门出身的人缺乏良好的教育,一般德行都很差,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经济基础,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都是寒门子弟做出来的,比如黄巾之乱宋忠就很反感这些寒门子弟和刁民的行为。

“宋夫子,人人生而平等,不要对寒门子弟有偏见嘛,一个人的品德不与其出身有直接的关联,世家豪族里也有很多卑鄙龌龊之人,同样的寒门庶子中也有很多高风亮节之士。”

“高祖皇帝也曾只是一名微末的亭长,战神韩信起初也只是一名没落书生本将魏文长也是出身寒门,寒门出贵子的例子比比皆是。”

魏延话语铿锵有力,更是让在场的徐庶等寒门子弟为之一振。

“再说国有国法,学堂有堂规,若真有品行不佳、作奸犯科者,可随时驱逐出去,以示惩戒。”

魏延接着回应宋忠的问题。

宋忠听完魏延的话哑口无言,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蒯越、伊籍等人也想反对,但是魏延有理有据,实在无从反驳。

“仲子先生,你的第二个疑议是什么?”

徐庶看宋忠不说话赶紧提醒道,宋忠字仲子。

“哦,老夫觉得学业堂增设兵科、医科、商科、工科等学科不妥,这些细枝末节难登大雅之堂,襄阳学业堂会引来天下士人的嘲讽。”

宋忠是传统的儒家学者,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也就是推崇儒学思想,而抑制其他百家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与历代儒客地推崇。

况且工商业一直被儒生所鄙夷,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当今乱世,仅靠经典文学、吟诗作赋怎么能匡扶汉室、保境安民?”

“大家应该还记得‘党锢之祸’吧,桓、灵二帝时,士人与宦官发生党争事件,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士人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

“区区宦官阉人都拿不下,在这豪强并起的乱世,仅靠典籍教育出来的学子如何能使四海升平、海晏河清?”

魏延质问道,他用事实说明了单调的古书典籍教出来的士人不足以应对这天下乱局。

一旁记录的庞统、向朗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而宋忠脸色更加难看,他对魏延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现在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让他下不来台。

“兵科可以给本将培养军事人才,目前荆州四面强敌环伺,如若没有精兵强将守护,荆襄大地迟早要变成焦土。”

“医科培养医学人才,可以减少天下人的病痛伤患,此举事关民生、为天下人谋福祉,我等何乐而不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科注重培养经商、贸易人才,从商者能赚钱,不但能满足基本需求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官府也能收取商税。经商使得民富,民富则国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科是用来培养制作生产工具的人才,生产工具能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社会的进步,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先进工具带来的便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魏延将各科设立的初衷和能带来的人才一一说明,令厅中众人目瞪口呆。

“主公英明,思虑超前,景仰万分,在下全力支持主公的变革。”

一直认真听着魏延说话的蒯越忍不住站出来夸赞并表态。

魏延夺取荆州大权后,他们蒯家因为支持魏延,成为了最大的获益者,在经济方面,魏延压制了蔡家,使得蒯家独领风骚,在很多产业上,蒯家处于垄断地位,虽然宜城马家在崛起,但还是没有上升到能与蒯家对等竞争的地步。

在政治上,蒯越自己成为了荆州政务的掌舵人,兄长蒯良担任将军府长史,是魏延的心腹近臣,而其侄蒯祺也在荆南担任零陵太守,蒯家在刘表手上从未如此光耀过。

虽然魏延的教育改革触犯了世家的利益,荆州世家之首的蒯家当然也受到了波及,但是蒯越是智者,他知道魏延是说一不二的雄主,不会傻傻地去触霉头,况且兄长蒯良早有交代,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要毫无保留地支持魏延。

所以蒯越权衡利弊后率先表态支持,让魏延看到他们蒯家的态度。

魏延听到蒯越的话后十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