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军工专家吴教授(1 / 2)

“报告营长,3790米”。

没多一会就有一名战士前来报到。

“好,李枭你小子可以,我原来最讨厌你们这些读书的,一个个……”,话说到一半意识到自己的言语不太妥当,营长顿了顿。

最后重重拍了拍李枭的肩膀:“好样的”。

有了这一次实验的成功,人们一个个都干劲十足,特别是想到那个两米长的大家伙,一个个都心中火热。

憋着一股劲。

这一次剩下的三个型号一次性都制造了出来。

两天后还是那个试验场。

这一次来的人更多,军衔一个比一个高。

看着厂上一个比一个大的火箭弹,人们都有些期待,特别是对于4号,这么大的火箭弹不少人都是第一次看见。

都有些咋舌。

这些人中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特别显眼,一看就是从国外回来的。

他看着手上的设计图纸,以及1号火箭弹的测试参数,时而皱眉时而点头,作为一名军工专家,他没有想到这款武器的设计竟然这么简单。

并且威力还不差。

他计算过,根据火箭弹的大小以及推进器容量,2号火箭弹的有效射程,最短应该也有5千米。

3号应该能达到12千米。

至于最大的4号,在他的计算结果中至少会达到14千米。

他没有想到射程这么远的炮弹,竟然会在国内看到,并且还是自主研究出来的。

这也让他对研究出这款武器的人产生了兴趣。

“同志你好,我叫吴本意,是一名军工专家,我看过你的设计图真了不起,竟然能设计出这么简单但威力又不俗的武器。”。

“你好吴同志,我叫李枭,是京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学生,您过誉了,我也运气好来了灵感,才能设计出这些武器”。

听到对方是军工专家李枭也来了兴趣,和对方交谈了起来。

这一交谈李枭就立刻感觉出了两者的差距,也就是他这些天看过不少关于军工方面的视频资料。

这才能说出一些让对方眼前一亮的想法。

“吴教授,不知道你对喀秋莎火箭弹有没有研究?”

“喀秋莎火箭弹,原名叫做b-13型火箭炮,1941年正式量产,是苏联横扫战场的大杀器,它可以单射、部分连射,也可以一次性齐射,射程最远可以达到85公里……”。

对于这款武器,吴本意对它很了解,无论优缺点张口就来,其中还夹杂着很多自己的看法。

这听的李枭也是频频点头。

“那吴教授,你感觉我们国家有仿制的能力吗?”。

吴本意想都没想就摇了摇头:“这个很难,我们国家没有制造火箭发射药的液压机,根本就没办法制作那么大的发射药包,还有就是热分解的问题,这个就更难了。”。

火箭发射药的液压机李枭还能理解,至于吴教授后面说的热分解的问题,李枭就搞不明白了,不过他也没多问。

他提出这话题,就是想要引出后面的问题:“那如果我们自己制作呢?”。

“自己制作?”。

吴本意有些疑惑,不过像是想到什么,他眼前一亮:“李枭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吗?”。

李枭点了点头:“有一点。”。

这一下吴本意来了兴趣。

没等吴本意开口问李枭就开口道:“吴教授你也知道,现在国家刚成立不久,还没有办法自己制造飞机、坦克、汽车这些东西,而反观西方,很多国家的部队都进入到了机械化时代。

我们还是轻步兵,而轻步兵的特点就是灵活机动,有句话是这样总结的:甩开铁脚板,大胆机动,大胆穿插,坚决跳到外线去,坚决插到敌人后方去。”。

说完李枭指着前面几款武器问道:“吴教授前面这几款型号的火箭弹,你最看好哪一款?”。

吴本意指着4号道:“这一款,我计算过它的射程最远、威力也最大。”。

“那你知道我最看好哪一款吗?”。

“哪一款?”吴本意也有些好奇。

李枭指了指1号:“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和美帝国真的打了起来,这一款发挥出的威力没准比4号还大,原因就是上面我说的,我们现在没有机械化部队,运输是一个大难题,

据我所知,现在我们国家汽车非常稀缺,一个军才有100辆左右负责物资运输的汽车,就这么点车就算都拉上4号火箭弹又能拉多少。

反观1号总重也不过55公斤,就算为了威力,把它的重量增加一倍,那也只不过是11公斤,一名战士就能背的动,我就在想我们是不是能根据现在我们军队的特点,研究出这样一款武器。

体积小、重量轻,像是组成炮架的发射管、方向轮、瞄准器、轮胎等等都可以拆卸,拆卸后每个部件的重量,要尽可能控制在30公斤左右。

所有零件尽量要符合上不过颈,下不过臀,宽不过肩,重心贴身,这样一来可便于战士们更好的搬运。

在我的设想中,人能到的地方它就能到。

就算组装后火箭炮的体积,也必须低矮小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