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谋划
曲江宴上,所有新科进士加起来都比不上宋允知出的风头大,陛下只差没有把他拴在裤腰带上。那爱重又骄傲的姿态,就连三皇子看着宋允知都有点酸溜溜:"父皇可没有这么稀过我。"
萧宝玄无奈,皇兄也没考过状元啊,更没有替父皇分忧过,这如何能比呢?另一边的二皇子可就没有这么委婉了,直接嘲讽:“蠢笨如猪的东西,还能指望得到父皇的青眼?还不如做白日梦来得容易。"
自从二人闹掰之后,二皇子也就不再遮掩了,不论是对老三还是对萧宝玄都跟仇人的,极尽冷嘲热讽。也就只有在他父皇跟前,才会稍微收敛一些。萧宝玄直勾勾地盯着二皇子,二皇兄越来越过分了,是因为等不及了吗?三皇子真想直接上去给他一拳,可是今儿是允哥儿的好日子,父皇也难得尽兴,他不想因为自己忍不住而徒惹是非。三皇子他忍住了,忽然嗤笑一声:“想让我主动闹事儿,你是痴心妄想。"
说完他便牵着萧宝玄离开,转而去父皇那儿凑热闹了,一边走还一边嘱咐萧宝玄:“下次我要是不在的话,可千万不能跟你二皇兄对上。他就是个黑心肝,记住了没?"萧宝玄乖乖点头。
三皇子倍有成就感,也就只有在宝玄这儿,他还能体会到一丝身为兄长的威严与脸面。三皇子恨不得当场抱紧他这个听话的好弟弟,宝玄啊宝玄,离了你谁还会将皇兄的话记在心里他已经离不开宝玄了。
萧宝玄费解地盯着又陷入情绪中无法自拔的皇兄,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二皇子与三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来也没消停过,不过因为三皇子心大,且从来也没有在夺储一事上费功夫,所以斗争仅限于二人之间,甚少波及到前朝大臣,也从未像北戎那边厮杀得如此惨烈。皇上对此心知肚明,可只要不闹出大事,他基本不管。曲江宴结束后,皇上开始为了另一件事情而烦心--这些新科进士,得如何授官?原本新科进士得去翰林院见习数年,观其表现再予以授官,但是皇上急着推宋允知上台,想要继神童状元后再打造一个神童官员。
这并非是为着那点虚荣心,而是为了朝野安稳。夏国这回对上北戎,虽然守住了城,但是战况也不好看,死伤远比皇上估算得要多。这纵然是各方面影响,但也暴露出了另一个问题--夏国仍然不敌北戎。
那些反对战事的主和派本就千方百计阻挠开战,如今被他们找到了避战的借口,怠战情绪高涨。可是皇上还是没有放弃收复北方,他为君多年,虽然治下还算太平,但是总归没有太大的政绩。皇上也想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想给宝玄打下一片南北一统的江山。
北方两京他是肯定要收回的,但是这些朝臣,也得想法子堵住他们的嘴,最好的法子就是从新科进士入手,让他们、尤其是宋允知崭露头角。陈素师徒俩的立场同他一致,多年来也未曾改过。扶持谁,都不如扶持一个跟自己立场高度一致的臣子来得安心。是以,皇上私下叫陈素前来商议,看看要将宋允知安排在什么位置才好。陈素还真被问住了,他从前就没想着让小弟子这么年轻就参加科举,后续的一切也太过顺遂,眨眼之间弟子就成了状元,陈素甚至还没琢磨好弟子的官路应该如何安排。他未曾确切地回复陛下,只是在傍晚回去后,将还在假中的宋允知给拉过来问话。宋允知这些日子都在赴宴或者邀请,他有将近半个月的假,半个月之后就要去翰林院当差了,宋允知对这最后的长假倍感珍惜。这会子被先生拎到府里,宋允知还觉得遗憾呢,他才从宴会上回来,而被先生一通询问后,宋允知也傻眼了。想去哪个衙门?
真是个好问题,原来还可以自己选啊,他一直以为是吏部给他们安排好的。宋允知探出脑袋:“只要我想,去什么衙门都可以吗?”陈素拿着折扇拍了一下他的脑袋:“想什么美事,你以为自己是谁?”即便是陛下的儿子也没有想去那儿就去那儿的待遇。
"我就知道。"宋允知摸了摸脑袋哼哼了两声,真有那么好事儿肯定也轮不到他。这能去的衙门肯定不会太轻松,多半还得拿出点政绩出来才能镇压住人心。唉.....他如今方知,上科举仅仅只是第一步罢了。
宋允知在挣扎一下与放弃挣扎之间来回横跳,没多久,他忽然灵机一动,一扫先前的丧气,起身跃跃欲试:“先生,我直接某一个外放如何?"
陈素震惊当场,这臭小子思维怎会如此跳脱?
宋允知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可行,他留在京城,肯定也是要在别人手底下做事儿的。朝中不喜欢他的官员多如牛毛,在京城做事束手束脚的,没什么意思。不如谋一个外放的缺,不拘是县里还是州里,肯定是一把手。没人对他的事情指手画脚,自由度也大了,想做的事情才更加容易。
宋允知甚至连地方都已经想好了,笑得烂漫至极:"先生,学生觉得淮南一带就是个好地方,是不是有两个知州快要致仕了,先生您觉得我顶上去怎么样?去当知州,手里有权,而且北戎内斗正厉害,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攻打夏国,谋个外放安全得很。"带的知州,最次也是正五品。
陈素听着都气笑了:“一开口便要知州的缺儿,你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