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孺子不可教(1 / 2)

妙女多娇 拾三三 1074 字 1个月前

大成仿前朝之制,六部之下均设清吏司,仅户部便有十三司。林雨哲三年前由河南调任京司,虽然还是正五品的郎中,但上呈下效的事情却比以前更繁琐了。

在户部看来,这京司就是可有可无的,但有总胜于无,京司所辖只限京城附近两府十县,比起其他清吏司更加清闲,所以户部给京司临时指派的事务也就更多一些。

前几日,户部要清理陈年帐目,人手不够,便又把京司里的郎中和员外郎临时调来帮忙,只留一位六品主事处理琐事。

郎中林雨哲和员外郎李济到了户部,便去见右侍郎张新远。他们常来户部帮忙,每个月里倒有一半的日子是在户部办公。

没想到除了右侍郎张新远,左侍郎赵凤池竟然也在。林雨哲出仕便在户部,与这位左侍郎却并不相熟。赵凤池原在大理寺,今年才调来户部。

林雨哲和李济向两位上司行了礼,依次坐下,听张新远布置此次处理帐务的事项。

赵凤池并不插话,端起茶盏细细品着。待到张新远把事情布置完毕,林雨哲和李济起身告辞时,赵凤池却忽然抬起眼皮,看着林雨哲,似笑非笑:“听闻林郎中一心向佛,很是虔诚呢。”

众人皆一愣,不知赵凤池何出此言,张新远笑道:“雨哲,认识你多年,倒似未听你谈论过佛法。”

林雨哲忙道:“赵侍郎想是听错了,下官并非修士,远远谈不上虔诚二字。”

赵凤池却似故意想在这个话题上延伸下去:“林郎中将嫡长女送到尼庵中带发修行,从五岁到十三岁,一待便是八年,只留庶女承欢膝下,如此虔诚,林郎中就不要自谦了。”

这番话似是褒赞,可听着却让人打心眼里硌应。大成虽然重佛,可把女儿送到庵堂修行八年的也是少之又少,何况这还是嫡长女,把嫡长女送到庵堂,却让庶女承欢膝下,这就是兴庶灭嫡。大成最重嫡血,林雨哲又是读书人,赵凤池的这番话如同一记巴掌狠狠打在林雨哲脸上。

林雨哲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吱唔道:“小女自幼吃斋念佛,并非出家,只是在庵堂祈福祈福”

那日,林雨哲在户部如坐针毡,似乎看到所有人都在对他指指点点,到了下午,他实在支撑不住,趁着还没有开始正式整理帐目,自己先回到京司,让随从林福速速回府知会老太太,然后到乌衣庵将大女儿林妙接回来。

林府在真定,距离京城约有三十里,林福直到次日才回来,告诉林雨哲已将大小姐从乌衣庵接回来了,老太太倒也没说什么。

林雨哲松了一口气,林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且还是原配汪氏所出,只是接连死了几个儿子,他也不得不相信母亲的话,对嫡长女多了几次嫌弃。只是林雨哲倒也并非故意不想把林妙接回来,他只是没有放在心上,隔了八年,对这个女儿早已淡忘。

他很少对人说起家事,也不知这位新来不久的左侍郎赵大人是如何知道的。

林雨哲甚是不解,好在女儿已经回来了,林雨哲放下心来。

他原是每日都会回真定,但这几日因为要在户部整理帐目,他和李济吃住都在户部,两人谁也没有回家。

又过几日,手头的事情做完,林雨哲和李济便回了京司,却见随从林福正在等着他。林福虽是他的亲随,可户部之内有规矩,但凡是开始整理帐目时,便不准与户部以外之人接触,即使是亲随也不能进入户部,这也是这几日他和李济吃住在户部衙门的原因。

“老爷,府里捎来话儿了,说是大少爷病了,请您抽空回去。”

林雨哲一听便心急起来,林福口中的大少爷便是他的长子,也就是陈姨娘所出的儿子林鲁,这孩子一向壮实,怎么说病就病了。府里传来的是口讯,也没有说明是生的何病,要不要紧,林雨哲已坐不住了,恰好明日便是休沐,他带了林福便出了京司。

京司对面不远处便是京城有名的醉红楼,户部的清吏司只是小衙门,选址时也没有避讳,附近不但酒楼林立,也有如醉红楼这般的勾栏楚馆。

林雨哲是文官,文官们大多附庸风雅,闲来无事他也常与两三好友到醉红楼喝酒听曲。可今日他没有这个心思,爱子生病,他心里记挂,只想快些回到真定。

他在附近租了处宅院,地方不大,只作临时歇息之用,他的马车平日里便停在那里。

他和林福从京司出来一路步行,准备先到宅院乘坐马车回去。

“这不是林郎中吗?相请不如偶遇,一起进去喝一杯吧。”

要说也真是凑巧,越是不想看到谁,却偏偏碰到,只见赵凤池刚从马车里下来,就站在醉红楼门前,他身边还有一位陌生的少年。

林雨哲多看了那少年几眼,也是不由得他不看,这少年太耀眼了,令人无法忽视。他不过十七八岁,一双眸子宛若寒潭深不见底,目光冷冷,却难掩清华高贵之气,周身上下,有一种与他年龄容色不相符的霸气,这个年龄这份霸气难免会显得骄纵,但于他却是稳重与朝气并存,浑然天成,让人觉得,他就应如此。

赵凤池堂堂三品,原也是风度翩翩的人物,在这少年面前却如跟班一般,全不见平素的锐气。

“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