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文翰四贤(1 / 3)

温挺带着妻小穿戴孝服,站在一旁,而姑姑千金公主给温挺生了一个儿子。

李承乾看着这个小孩,他与於菟的年纪一般大。

这个孩子正用明亮的眼眸,在打量着这个前来祭拜的太子。

本来,今日这场祭拜并没有告知太多人,但朝中知道此事之后,朝中有官吏纷纷自觉地前来祭拜,而这些人多数都是东宫太子门下的官吏。

其中就有许敬宗,颜勤礼,张大安以及京兆府与崇文馆的一众官吏,就连杜荷也来了,还有刚从河北回到洛阳侯君集。

还有些是生面孔,现如今京兆府与崇文馆有了不少新人。

温彦博对东宫太子以及东宫门下的官吏意义重大。

温彦博老先生是崇文馆的第一任主事,东宫太子的事业便是从这位老先生开始的。

李承乾拿出一张纸,这张纸上写满了字,是写给温老先生的书信。

书信在火盆中点燃,李承乾看着火焰燃尽纸张的文字,朗声道:“老先生,辽东收复了。”

温挺收了收眼泪,仰头看着火盆中的扬起的碎屑,随风飘着。

李承乾向着老先生的灵位躬身行礼。

待香火烧尽,李承乾这才准备离开,看着众人陆续叩拜完,叫来了许敬宗。

李承乾道:“你身边这位是……”

许敬宗回道:“这是京兆府在学的学子。”

那个年岁看着有二十左右的年轻人恭敬地行礼道:“太子殿下,学生李敬玄。”

“等过些天朝中的任命下来了,刘仁轨来任职少尹。”

许敬宗忙道:“臣明白。”

薛万备一路护卫在太子身边,而跟在太子身后的年轻人有上百个,今年科举之后,在朝为官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许敬宗身边跟了一个李敬玄,而褚遂良收了一个叫赵仁本的学生。

走到洛阳城门前,李承乾停下脚步,道:“往后你除了任职京兆府少尹,还身兼中书侍郎,参与政事之余,还是以京兆府主事为主。”

“臣领命。”

李承乾看了看身后众人,便独自回了宫。

洛阳城一日比一日地热闹,人口越来越多,往来人群在街道上,一度让街道拥堵。

在一处酒肆内,几个年轻人坐在一起,走入酒肆的少年人正是如今在弘文馆读书的裴炎,因年龄不够还未参加科举。

此间酒肆内,有不少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还有诸多文人。

还有两位官吏也走入这处酒肆,这两人在朝中主持文翰编修书籍,乃是通事舍人来济与中书舍人孙处约,两人师出同门,跟在后方的还有了两位的好友,高智周与郝处俊。

来济,孙处约,高智周,郝处俊四人是朝中新晋的中坚力量,为中书令岑文本所器重。

裴炎坐下来刚要用饭食,就注意到一个好友的身影,他唤道:“魏兄。”

魏玄同闻声走来道:“知晓你会来这里用饭,便来寻。”

裴炎笑着给对方倒上酒水道:“听闻魏兄得到上官御史的举荐,如今科举及第了,朝中可有安排?”

魏玄同抿了一口酒水道:“还未有安排。”

这让裴炎有些讶异,他听着周遭的议论声。

魏玄同是河北人士,是河北定州一个县令家的孩子,今年就来了洛阳参加科举。

裴炎是绛州人士,两人是在游学时相识的。

在山东游学拜访各地名仕并不算顺利,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到处讲学授徒,到了之后便成了年轻人的游学之风,结交好友,拜访名仕,两晋之后,此风依旧盛行。

本想着能够拜访名仕,能够给一些指点,可裴炎与魏玄同的游学之旅没有得到诸多名仕的接见。

后来,两人遇到了在山东的御史上官仪。

上官仪觉得魏玄同的学识不错,便举荐给朝中。

裴炎有些意外的是,魏玄同科举都及第了,应该会授予官职,再者说还有当今御史举荐。

今年,科举及第的众人中,魏玄同是其中一个,其余人多数都给了官职,只有魏兄迟迟未授予。

魏玄同洒脱一笑道:“无妨,如今朝中人才济济,在下倒想去崇文馆,往后任职一个支教夫子挺好。”

裴炎道:“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我等皆有用武之地。”

“嗯,正是。”

有人用了饭食就要离开,来济四人正好离开。

裴炎又注意到酒肆内有人争吵了起来。

魏玄同指着一个大声讲话的年轻人道:“那人是与在下一同及第的。”

抬眼看去,裴炎询问道:“此人是谁?”

“他叫李安期,是以前的礼部尚书李百药之子。”

“李百药?”裴炎稍有回忆,道:“魏兄是说那位打遍诸国使者的礼部尚书?”

魏玄同颔首。

李百药已告老了,但他的名声依旧在朝野。

当年大唐拿下吐谷浑之后,吐蕃西域诸国对大唐的态度都不太好。

李百药在诸国使者之间周旋,甚至当年一度与吐蕃使团大打出手,传言中只要李百药出手,诸国使者皆服气。

在李百药离开朝堂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