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二次发展(1 / 3)

临近早朝的时辰,李承乾坐在东宫门口翻看卷宗。

宁儿让小福安排着宫女打扫东宫,清晨天刚亮堂的时候,就很忙碌了。

现在小福除了做饭,已很少做其他的事了,而且也仅仅限于殿下一家,至于厨艺也交给了宫里的其他妇人。

现在的东宫也没有以往这么忙,殿下们都已经长大了。

小福反倒是轻松了许多。

有宫女走来,神色焦急地道:“殿下该到早朝的时辰了。”

见太子还在翻看着卷宗,这些卷宗是从中书省带来的,太子殿下这些天时常翻看。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卷宗道:“将这些送去兴庆殿。”

“喏。”

言罢,这位太子才去早朝。

从东宫走出来,天光已大亮了,朝臣们都已在太极殿等着了,这一路走去,大殿外很空旷。

当太子来到太极殿内,众人对武功苏氏的议论当即停下。

直到太子站定之后,陛下也正巧而来。

李泰蹙眉站在边,皇兄来得比平常晚了一些,父皇来得更晚。

如今朝局稳定,朝堂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边关也无战事了,似乎是在最近,父皇与皇兄都有些松懈。

心中如此想着,李泰继续站着还是沉默。

今天的早朝如往常进行,朝堂第一件事说的便是西域的治理状况,并且还说及了一个叫安元寿的粟特人。

岑文本拿着奏章,道:“安西都护府裴都护奏,这些白衣胡商愿投效都护府,因其人不属西域诸国,请朝中批复。”

说起西域都护府,当初让裴行俭任职都护是当今太子一力举荐,并且让梁建方辅之,朝中有不少人看向太子。

于志宁站在朝班道:“陛下,臣在史籍看过,所谓白衣胡商,乃是久远前的昭武九姓后代。”

听他这么一说,李承乾倒也有印象了,在唐人的历史中,传闻安禄山与史思明似乎也是粟特人。

如今被提拔到民部侍郎的许圉师,他站出朝班,道:“陛下,自两晋以来粟特人就以经商为生,此类人最为反复,就算是如今投效了都护府,未来也会反叛。”

这位新任的民部侍郎是当年科举的进士榜首,在一场刺杀中活下来并且继续在朝中任职。

许圉师这位博学的进士,开始向朝堂的群臣展现他的学识。

粟特人一直以白衣胡商被人们称呼,而他们也是行走在丝绸之路的商人,并且是一批十分富有的人。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够得到足够的财富,他们可以是回鹘人,可以是吐蕃人,或者是西域某一国的人。

当初唐军在征讨天山之时,安元寿确实出动了一批兵马前来驰援唐军。

现在安元寿之所以会驰援的原因可以暂时归结为,他觉得唐人很强大,并且天山一战欲谷设必败无疑?

如此来看,他们的眼光也不错。

于志宁又道:“裴都护在奏章所写,安元寿的大军乃是由波斯人,吐火罗或是更偏远以西的一些部族汇集而成,只是安元寿花钱雇来的一支队伍,并不是他的大军。”

李世民道:“如此说来,他们不能被都护府接纳?”

岑文本道:“臣以为可以利用之,但暂且不收纳。”

李世民微微颔首,同意了这个想法。

早朝结束之后,李世民便打算去看看工部新制的拼图,走过太极殿时候,就看到承乾身后跟着一群文臣。

“他这是去做什么?”

一旁的太监回道:“早朝结束的时候,殿下就留下了房相与众人,说是有要事要商议。”

李世民只是多看一眼,便去甘露殿看看新制的拼图。

宫里最早的一幅拼图是一幅全家的画像,那时候承乾还年少,丽质她们也还年幼,这幅拼图就挂在了甘露殿的墙。

本来墙所挂的都是名家的字画,只不过长乐公主这么要求,这幅全家画就一直挂到了现在,陛下也时常会注目看着这画,看许久。

兴庆殿内,李承乾面前坐着老师,舅舅,于志宁,褚遂良,还有青雀与李恪等一众人。

除却两个弟弟,如张行成与岑文本都是中书省的重要人物。

正要开口说话,李承乾又道:“将殿门关吧,以免有人来打扰。”

直到厚重殿门被关,殿内昏暗了一些,一旁的烛台也被点亮。

李承乾坐下来让人将一堆卷宗分发下去,一边道:“这是山东各地收缴而来的三百五十一卷县志,六十七卷州府卷宗,这些天孤都在看这些。”

长孙无忌伸手接过太监递来的卷宗,打开卷宗看着,发现在其做了不少的批注,心说太子一个人将数量如此庞大的卷宗都看完了。

李承乾道:“孤平日里闲着无事,钓鱼时或者是睡前都会看这些卷宗。”

岑文本记得这些卷宗都是今年夏天送来的,因滕王的事而收缴而来,那时候以为是为了寻找罪证。

几乎都快忘了太子殿下要这些卷宗是为了什么。

李承乾道:“今年父皇的旨意也说了,让中原各地的隐户回归户籍,旨意下达有三个月了,近日来看了各地的呈报,发现各地的响应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