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别人的苦难(1 / 3)

刘仁轨在史书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个出身贫寒,文能直谏,武能领兵的人,确实令人过目难忘。

李承乾并不清楚刘仁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正如李泰所言,来这里是为了看看刘仁轨这个人。

心中还是很好奇的。

李承乾也站起身,将鱼篓交给李绩大将军,大将军会把鱼送到东宫,又将手中的鱼竿交给薛万备。

在河边将手洗了洗,李承乾转头看去李泰将鱼都给放了。

看着从秋雨过后终于安静下来的渭河,李承乾向着河对岸望去,就能见到不少乡民正在田地里忙碌,他们需要将桔梗收拾好,用来点火取暖,或者当作草料卖给别人。

李恪将鱼篓挂在了自己的腰间,也将鱼竿交给了一旁的薛万备。

长年戍守在外的薛万备还是第一次来长安城任职,也是第一次跟着皇子来钓鱼。

多半是太子信重的缘故,薛万备手里拿着三根鱼竿,帮着保管。

李承乾与李泰各自坐了马车,只有李恪翻身了马背,护卫在太子的马车边。

李绩让队伍整理了一番,这才朝着长安城走去。

与往常一样,李绩大将军坐在车辕,亲自给太子殿下赶马。

马车内,传来太子的话语。

“薛将军?”

薛万备行礼道:“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你是河东人?”

策马在马车边,薛万备此刻看不到太子的神情,只能从语气判断殿下现在的心情。

“回殿下,末将确实是河东人氏。”

薛万钧,薛万述,薛万备三兄弟都在军中任职,其中年长的也就是薛万备与薛万述的大哥薛万钧,此人是军中大将。

一家三兄弟都在给李唐效命。

李承乾接着道:“河东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不论是河东的裴氏与薛氏能臣名将辈出。”

薛万备道:“末将惭愧,不如两位兄长骁勇。”

“你认识裴行俭吗?”

“回殿下,不认识。”薛万备又解释道:“这么多年过了,其实薛氏一家早已没落,已不及当年了,几经战乱之后河东裴氏的人丁也不兴旺。”

“你认识薛仁贵吗?”

薛万备回道:“不认识,若他是河东人氏末将可以写一书信回去,让他们将人带来。”

“不用了。”

听到马车内的太子殿下回话,薛万备重重点头道:“喏。”

李承乾又叮嘱道:“大将军不用着急,孤此来是散心的。”

李绩拉了拉马儿的缰绳,让马车走得慢一些,也让太子殿下有闲心能够看看这渭水河边的秋日风光。

从长安城出来游猎的权贵挺多的,就快要到长安城时候,靠近长安的官道,沿途有不少买卖皮毛的商贩,搭建了不少的酒肆。

有军中兵马护送,还有两驾华贵的马车,官道的人迅速避让,商贩停止了叫卖,路人放低了声音交谈,看着这支兵马走过官道。

直到马车进入了长安城,这条官道才重新恢复了热闹的景象。

进入长安城中,马车一直到了大理寺门前。

李泰走下马车道:“刘仁轨已被押进去了,皇兄不进去看看吗?”

李承乾望了一眼大理寺,接着道:“不用了,就在这里等着吧,反正消息早晚会送出来。”

李绩带着护送的兵马先离开了,留下薛万备与几个军卒守在皇子身边。

在大理寺对面的街道坐下来,李承乾道:“伱的鱼呢?”

李恪稍稍回神解开腰间的鱼篓,三条鱼此刻不停张着嘴,也不再扑腾了,正是奄奄一息的状态。

“薛将军,把鱼杀了。”

“喏。”

让薛万备杀鱼,再让李恪烤鱼,几人等待着结果。

不多时见到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快步跑出了大理寺,一路朝着皇城方向飞奔而去。

跟着的还有一个押着刘仁轨而来的陈仓府兵。

李泰多看了一眼孙伏伽的背影,而后拿起一卷书坐在一旁看了起来。

李恪用几根木条将整条鱼撑开,就在街边生火开始烤鱼。

看书之余,李泰看了看一旁,见到皇兄揣着手靠着墙而坐,闭着眼像是在闭目养神。

心中烦闷的李泰想不明白,皇兄为什么对别人的苦难这么在意。

还有许敬宗送来的渭南县的消息,让裴行俭暂代渭南县县丞一职,说来说去,京兆府就是太子门下的,这渭南县也早晚会成为太子说了算的地方。

再看一旁的皇兄李恪,他还一脸笑盈盈的烤鱼,满脸的都是没有烦恼的样子。

明明盯着手中的这卷书看着,李泰发现根本看不进去。

一个穿着青衫,一副文人打扮的中年读书人路过大理寺,他见到了三个衣着华贵的少年人,身边还有甲士护卫,多半是这长安城的权贵子弟。

本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是再看眼前几个少年纨绔,越想越不好受,近来这长安城的少年纨绔越来越多了。

他指着几人道:“尔等可知这是什么地方?大理寺门前,竟生火烤鱼吃?”

李恪回头看了一眼这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