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家自然就不怕了。”
秦可卿瞧了他一眼:“罢了,你不就是想先拍么?”青年男子嘿嘿直笑。秦可卿吩咐,“他既着急,先给他拍。”
后头有人抱怨道:“偏是组长偏心眼子,惯的他得寸进尺。前儿是他先拍了,今儿又先拍。”
秦可卿抬目四面张望,口里道:“先拍后拍有什么打紧,又不少谁的。他先拍了,你们还能看看角度好不好不是?有人上赶着当试验品呢,做什么不欢迎?”
青年男子笑道:“这儿是大明宫,皇帝办公的地方。赶了个先拍的趟儿,纵然拍得难看也罢了。大不了过几日再来拍好看的,组长难道还不许我拍么?”
秦可卿道:“皇帝办公的地方稀罕,皇帝睡觉的地方稀罕,皇帝吃饭的地方稀罕,是不是连皇帝出恭的地方也稀罕?”众人齐声大笑。秦可卿接着说,“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早先这宫里头寻常百姓是进不来的,故此才稀罕。日后这儿成了故宫博物馆,只要事先预约,人人都可以不花钱进来闲逛。你若时常在北京住着,便能一年四季时常进来。春天拍个花景、冬天拍个雪景,见多了就不稀罕了。”
说话间那青年男子已在大明宫门口摆好了架势。摄影师钻进大红布去瞄了会子,“嘭”的一响。有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赶着上前去推他:“你拍完了,换我了!”轰了他走,自己立在宫门口。
这些人单个拍完后又拍合影,戴权便在旁呆愣愣的看他们热闹拍照。拍完了,秦可卿又打发人问戴权要不要也拍一个。戴权看看手中的画儿,又看看大明宫,吸了口气:“委实有趣,杂家也拍一个。”他遂也立到宫门口。
摄影师在红布里头喊,“笑一个——”戴权提起嘴角。“嘭!”摄影师钻出来道,“好了。只是笑得有点僵,不够自然。公公这是头一回拍照,难免有点紧张。以后多拍几张就放松了。”
秦可卿笑道:“请公公留个名姓。你住在哪儿?回头洗出照片来我们给你送去。”
戴权躬身行礼:“多谢夫人。杂家姓戴名权,如今服侍太皇太后呢。”
秦可卿微惊:“莫非公公就是太上皇在时的那位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点点头,面色莫可名状。秦可卿喜道,“这照片日后可以存入历史档案馆了!”
戴权便缀在秦可卿等人后头,看他们如何清点大明宫。一时秦可卿他们翻着一件物什不知做什么用的,便争辩起来。戴权忍不住走上前:“这是冷天里给圣人垫胳膊使的。”众人“哦”了几声。
有人指着另一件东西问道:“戴公公,这是什么?”戴权答了。
后头一整日戴权一直跟着他们。遇上不认得或不大确定的物件,清点组的人便请教他;戴权渐渐有了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晚上秦可卿等人要下工,还殷勤问他明儿可能再来。戴权本想着回绝,偏嘴比脑子快,待他明白过来早已答应了。这晚上回到住处,戴权想着:既已答应了,明儿再陪他们一日就是了。后日必得回绝。
到了次日收工时,秦可卿又邀他明日不见不散,他嘴一快又答应了。晚上回去戴权后悔不跌,决意明日必回绝了他们。
到了明日收工时,戴权已想好了回绝的词儿。谁知秦可卿竟没邀他,倒是那个十七八的小姑娘笑得眉眼弯弯道:“戴公公,明儿我带我娘做的酥饼来你尝尝!”
秦可卿笑道:“我这些年不大做点心了。待忙完这阵子,开庆功宴时我给你们露一手。”
“好啊——”“组长说话算数不许跳票——”“吃了组长做的点心,心不慌了腿不抖了,一气儿能爬上大明宫屋顶——”众人七嘴八舌答应着。
乃收拾妥了东西,秦可卿率先朝戴权摆摆手:“戴公公明天见!”
组员们跟着喊:“明天见啊戴公公——”
戴权本想说“明儿杂家就不来了。”话到口边竟生生变成“明儿见……”眼见清点小组走没影子了,戴权长叹一声,自言自语:“事既至此,杂家也没法子了。总不能忽然就不来了不是?人家不得着急么?”遂背着胳膊强绷着脸,欢欢喜喜走了。
这日吃完了晚饭,戴权忽然想起一座庙来。不知那地方让贾琮弄成什么了。宫中有密道直通一座庙。戴权望了望窗外。这会子秋高气肃、西风拂盈,天上撒了两三把星子,并有一勾斜月轻悬。这天儿最好不过,不打灯笼亦能看得见道路。他遂换了身黑衣裳出来。
戴权手里依然提了灯笼,只不曾点着,轻手轻脚走到地道口,扳动机关走了进去。到了里头他方从怀内取出火柴点着灯笼,提着一路走到一座庙。在出口处熄灭灯笼,打开机关走了出去。
出口在一处极僻静的小偏殿,外头静悄悄的半点人声没有,亦不见灯烛之光。戴权悄悄探头出去张望片刻,果然没人。夜风微拂,树叶子哗哗作响,并有秋虫时而鸣叫。他遂大了胆子,依着记忆中的道路走出去。这庙极大。戴权拐了几个弯子走过四五座佛殿,皆不见香烛亦无僧侣看守,也不曾发觉与早先有不同之处。他想了想,转身往药师殿而去。药师殿后头便是一僧和尚在世时所住的梅林了。
远远的他便看见梅林外立了块大牌子。走近前去一看,牌子是木头的,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