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之前回了趟家,跟父母打了声招呼。因为上次的事情,周秉义对叶晨很有些看法,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弟弟,变得简直陌生的让他认不出来,虽说自己也有毛病,但是当时他说的那些话,实在是太过于扎心了,这让他心里有了疙瘩,再就是岳父的朝令夕改,让他有些愧于面对家人,最主要的还是想和叶晨保持一些距离。
其实人往往都是这个样子,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埋怨别人怎么样,却从来看不到自己的脚后跟,对于周秉义的离开,叶晨嘴角划过一丝嘲讽的笑意。
当叶晨和郑娟收拾好一切,带着老两口一起返京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二月末,离叶晨开学已经没几天了。当周志刚和李素华两口子,进了叶晨买的宅子的时候,真的是大吃一惊,他们是万万没想到,这么大的宅子就他们一家住,这房子也太大了。
老太太拉着郑娟的手,对她说道:
“娟儿啊,你在家可得好好看着点秉昆,这孩子也太大手大脚了,这买的房子也太大了,就咱几个也住不下啊,多浪费啊!”
这时就见叶晨笑着接茬说道:
“妈,您就甭操心了,现在看着人少,等过年的时候,我哥我姐到时候再一过来,家里不就热闹起来了嘛,放心吧,钱赚了就是花的,给自己家人住,没啥浪费的。”
周志刚此时看到自己的小儿子混的这么出息,简直笑的合不拢嘴,对着老伴儿说道:
“要我说你就是不会享福,儿子给咱们接到这儿来住,是这孩子孝顺,你不说夸夸他也就罢了,还没完没了的在那儿絮叨,咱们来的时候,你没看光字片儿那些个老邻居羡慕的眼神,当时我看春燕妈的眼珠子都红了。别人想住这样的房子都没这机会,你啊,就知足吧!”
李素华嘴上虽说唠叨着,可是脸上也全是笑容,用她胖胖的手抚摸着叶晨的脸颊说道:
“我能有啥不知足的,别人不了解,我还能不清楚吗?我老儿子乖着呢,出息了就先想着爸妈,就没比他更孝顺的了。咱这也算是乔迁之喜了,昆儿啊,晚上把你哥你姐都叫过来,按咱们山东老话,这叫温锅,按东北话这叫燎锅底,大家凑到一起热闹热闹,对了,顺带着把晓光也叫过来,这孩子等了咱家蓉儿这么多年,真是委屈他了。”
叶晨抱着李素华的肩膀,然后说道:
“成,妈,你说咋办咱就咋办,一切都听您安排!”
至此,老两口算是彻底在北京安下了家。至于叶晨这边,由于经常在《人民文学》《诗刊》上发表文章,而这两个期刊本身就是作协的下属单位,一来二去的叶晨就跟主编李季成为了忘年交,李季在世的时候,就把叶晨也吸纳到了作协,作协出面帮忙解决了他的户口问题。
周父周母搬过来之后,叶晨托一个系的同学帮忙牵线搭桥,把父母的户口关系也给转了过来,从此叶晨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从此距离江辽远了,父母哪怕是不跟周秉义的亲家见面,此时也有了推辞的借口,不至于让二老临去世之前,还因为这件事情而感到意难平,这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周秉义能不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其实叶晨一点都不在乎,估计周秉义本人也不会在乎,因为这个人其实本质上和周蓉算得上是一种人,骨子里都渗透着自私和冷漠。
五月的某一天,江辽第一监狱的门口,曹德宝拿着监狱开的释放大照从监狱里走出来,直到监狱的大门从身后关上的那一刻,他才算是松了口气,自己总算是恢复了自由之身,曹德宝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放声大笑,随即有些面目狰狞的说道:
“周秉昆,你个王八犊子,老子出来了,你一定要等着我,看我不削死你的!”
曹德宝知道叶晨此时在北京上学,大概率家里没人,就算有,应该也是他的父母在家,不过他还是决定过来看看,只要有人就好办,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再不济自己在叶晨爸妈那里也要收点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