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贝勒,四福晋,皇上命老奴请二位去乾清宫。”李德全站在屋门口,不着痕迹的用眼角打量着屋里的摆设,同时恭敬的开口道。
虽然废太子的消息传出时,胤禛就猜到自己可能会被放出去,但是真的到了这一天,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的。
不过也许是因为这段日子实在是太过惬意悠闲,所以他没有像李德全所想的那样,面上掩不住的激动,只是紧紧握了握玉龄的手,便朝李德全点点头,“有劳李谙达跑一趟了。”然后转头对玉龄道,“走吧。”
玉龄还想回头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再一想带着这些去见康熙,毕竟不合适。李德全见状,忙道,“四福晋放心,回头这些东西,老奴会着人打包送回四贝勒府的,不会让人乱动的。”
“那就多谢李谙达了。”玉龄便也大大方方的跟在他身后,出了这个住了半年的地方。
乾清宫里已经有了不少人,都是康熙已经成年的儿子。见胤禛和玉龄进来,所有人的视线都扫了过来。不过并没有人张嘴打招呼,看过之后,就又继续沉默。
玉龄扫了一圈,没有发现太子。看来太子被康熙圈禁在毓庆宫不得出门的消息,是真的了。难怪殿里的气氛这么沉闷压抑。谁也不知道,这件事对他们来说,究竟是机遇,还是灾难。
康熙对太子的偏爱人尽皆知,现在太子出了事,说不定便会迁怒他们。尤其是,这里所有人都知道太子触怒了康熙,因此被圈禁在毓庆宫,然而他究竟犯了什么错,却是谁也说不上来。
这样一来,大家自然觉得康熙是想要为太子遮掩。君心难测,康熙究竟是什么意思,大家都不知道,自然更加谨慎。
这个时候,自然没有任何有精力去管他们两个刚刚被放出来的人。何况大家都明哲保身,胤禛虽说是被放出来了,但康熙在心中究竟是否能够回到原本的地位,却难说得很。
只有老十一个人小心的凑过来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站回他自己的位置去了。
钮钴禄氏跟瓜尔佳氏平日里时常往来,弘晖跟弘晨在她那里过得不错,康熙看上去也不像是为此不高兴的样子,自然心有计较。加上老十本身就性情憨厚重情义,对他的反应,胤禛和玉龄倒是也不觉得惊讶。
十四已经先他们一步出来了,十四福晋跟在他身边,两人都是面色憔悴的模样。倒显得玉龄和胤禛看上去过得并不是那么糟糕。虽然似乎也消瘦了一点,但至少面色红润,也没有什么郁色,跟十四两口子截然不同。
没过一会儿,康熙便到了。他的脸色非常难看,语气非常重的将所有的儿子斥责了一遍,然后便宣布了要废太子的决定。
所有人自然立刻跪下来,请求他收回成命。
这种事康熙对着他们说,还有可能收回去,如果是在朝堂上提出来,那可就未必了。
然而康熙明显十分震怒,宣布了这个消息之后,便一言不发,沉默的看着下面的儿子。他们有一脸得意还没有掩饰好,有的装出悲愤的神色,眼神却透露了内心的欢喜,还有的蠢蠢欲动,有的一脸茫然……当真是众生百态。
康熙忽然生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他老了,连自己的儿子都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
因为,他老了,可他们却在一天天的成长起来。康熙感觉到了一种威胁,一种令人悲哀的威胁。因为这一点,哪怕他是帝王,也无法改变。过了四十岁之后,时常便能在自己身上察觉到时光流逝的痕迹,根本无法抵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这让他心里陡然生出强烈的危机感。他一一扫过自己儿子们的神态和表情,记在心里,暗暗揣摩。
这一刻,不知道是受了太子的刺激,还是那么多年轻力壮的儿子的刺激,康熙心中的父子情意,却已经开始悄然发生转变。他仍然会为自己儿子的优秀而高兴,但心里却暗暗戒备,生怕他们有一天强到连自己也约束不了。
皇子们并不知道康熙的心思。一部分人沉默着,大概是觉得今天的事,没有他们说话的份。另一部分人则是在劝说康熙收回成命。当然,这只是表面上。别说康熙,其他人也都听出来了,说是劝说,但实际上说出的话,跟拱火没什么区别。还将太子从前做过的某些事情翻了出来,几乎有要逼迫康熙下定决心之意。
康熙将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但最后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让他们散了。
胤禛和玉龄,十四两口子都没动。他们刚刚从养蜂夹道出来,康熙对他们具体的安排显然还没说明。究竟是回养蜂夹道还是回府也不知道,自然要留下来等个结果。
不过,显然今天并不是个好日子。康熙因为太子的事,心情非常糟糕,对两人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他看了胤禛一会儿,道,“老四,老十四,你们可知错?”
“儿臣……不知。”胤禛低下头,“无论如何,她总是儿臣生母,血脉亲情,并不能单以对错判断。再来一次,儿臣仍旧会这样做。”
十四也附和道,“儿臣不知额娘有什么错,但她作为额娘,却并无亏欠儿子之处。儿臣身为人子,自然要尽孝心。”
这番话说得也算是情深意重,可惜的是……德妃并不只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