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三章 困兽(1 / 2)

代晋 大苹果 1420 字 3个月前

李徽一愣,他还以为是荀康自己的私事,没想到居然是别人的事情。

不过提及刘裕,李徽当然记得他。别人不知,李徽是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物的,怎会忘了他。

“当然记得。他怎么了?德康为何提及他?”李徽问道。

荀康笑道:“倒不是老夫要提及他。主公当知道,刘裕的父亲刘翘和我二弟荀宁是故交。当年刘裕参加我东府军不够年纪,便是刘翘带着他找到荀宁,向主公求肯参军的。那刘翘现在在淮阴郡衙任功曹,一直在荀宁手下做事。是他向荀宁求肯,想要荀宁为他刘裕说说情的。”

李徽当然记得这一层关系。当初刘裕从彭城跑来投军,确实是走的荀宁的门路。

“说情?他犯了什么事么?”李徽道。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犯了军中不得饮酒打架的忌讳罢了。他也不知是犯了什么糊涂,昨日喝了酒犯了军纪,别人说他,他还打骂他人。风纪司的督察按照军纪拿了他,关了禁闭。昨晚,刘翘跑去向荀宁求肯,请他出面求主公网开一面。荀宁不敢来见主公说情,便请老夫来说一说。呵呵,就是这么一件事。”荀康笑道。

李徽笑道:“德康,这样的事你也来管?你可是直到一视同仁的道理,怎还兴说情之风?这可不像你。再说了,喝酒打人也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罪名,按照军纪,禁闭十日,之后改正便是了。还需要你来求情?”

荀康笑着摇头道:“主公,我可不是因为他喝酒打人之事。那刘翘说,这两年刘裕沉默寡言,情绪低落,他看着心里难受。当初刘裕加入东府军的时候,编入主公的卫队之中,每日全力以赴,干劲十足。后来调入都督府后勤司,便一日比一日的消沉了。老夫之所以提及他,是因为在我看来,那刘裕是个好苗子。虽然年轻,但行事稳重细致,颇有大将之风。年轻一代之中,倒是个可造之材。不知主公心中怎么想的,一直不肯让他随军作战。以刘裕的本事,在后勤司做事,实在有些埋没了他呢。”

李徽闻言沉吟不语。荀康管后勤,想必和刘裕常有接触,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所以才会来说这件事。他可不是随便为人说情的人,就算是荀宁求他,他也未必肯这么做。应该是觉得刘裕是个人才,不可埋没。从出发点上,还是为了东府军和徐州好。

李徽起初确实将刘裕编入在自己的亲卫队中。后来觉得留刘裕在自己身边着实有些不妥。自己身边的亲卫必须是极为忠诚可靠之人,刘裕倒是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忠诚,相反确实做事积极的很,也没出什么差错。

亲卫营中的内部比武考核,刘裕都是名列前茅。武技和智谋都很出众。

但是,李徽终究心中有一道梗。总有一个念头觉得,自己不该将刘裕留在自己身边,让他距离自己太近。虽然这里显然已经和真实的历史大大的不同,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命运都已经发生了扭曲和变化。但是,总体的历史大势却是滚滚向前的。

刘裕是真实历史上的大晋的掘墓人,很难说在他身上会发生什么。自己当然不得不防,不要明明知道此人可能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漠然视之,最后悔之莫及。

于是乎,李徽下令将刘裕调入徐州都督府中任职,去做一些相关的后勤事宜。对军资进行管理分配登记造册,督造,办理一些后勤事宜。

这相当于是军中的文职,做的是一切低级小吏做的事情。一旦转入后勤文职,便也从此没有领军作战之权。这虽然对刘裕而言有些不公平,但李徽不得不如此。身处这个时代,也没有那么多公平可言。

荀康哪里知道这些,他来为刘裕求情,李徽倒也并不怪他。他看得出来刘裕是个可造之材,足以说明他的眼光。刘裕这样的人,骨子里必是有一些闪光的东西,能够吸引人,能够被慧眼之人看出来的。

“原来如此,小事而已。呵呵,德康兄,刘裕是否是可造之材,那可说不准。军中后勤也是大事,需要人去做。他若真有本事,在后勤事务上也能做出功绩的。若因此便消沉,可见是急功近利之徒。我徐州人才济济,军中青年才俊更是多如牛毛,少一个刘裕倒也不是了不得的事情。”李徽笑道。

荀康有些讶然。以他对李徽的了解,直到李徽对于军中年轻人才是极为渴望,并且给他们很大的机会和容忍度的。但是,对刘裕,主公似乎带着一种偏见。毫无缘故的剥夺了刘裕的发展空间,并且数次驳回关于刘裕的调令,将他按死在了后勤司。感觉甚为奇怪。

不过荀康当然不会指出这一点。如果这个刘裕当真是为主公所不喜,那也是他的命。人要发挥才能,不光是要有真本事,也需要有眼缘,有机会。主公不喜欢他,他便是一条潜龙,那也无用。

“呵呵呵,主公说的极是。老夫也只是提一提而已。并未是为他说情,或者是有什么隐情。主公当知我,我荀康行事,从不枉私。就算刘翘和舍弟是好友,我也不会因此便帮他做些什么。完全是因为觉得刘裕或可堪大用,才提了这么一嘴。”荀康笑道。

李徽微笑点头。

荀康告退之后,李徽在堂上坐了一会,忽然想见一见刘裕。于是命人传令,将刘裕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