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六章 探望(1 / 2)

代晋 大苹果 1030 字 3个月前

当日,在顾惔的陪同之下,李徽亲自前往馆驿之中探望了从鲁郡逃来的孔氏后人。

孔氏1族世居鲁郡,家族庞大。不过大晋南渡之时,1大部分孔氏族人跟随南渡到江南,已然居住南方开枝散叶。但也有几支不愿南下,要留在鲁郡守着祖居之地。

孔氏家族毕竟是天下第1家,就算胡人也是明白他们的地位的,不可能无故去得罪孔家。要知道,天下有无数人是尊儒的,儒家也已经成了1种信仰。唐突了孔圣人的子孙,便是唐突了天下人。和信佛道是同1个道理。

此次从鲁郡逃往琅琊的也不过是留守鲁郡的孔氏家族中的1个分支,按辈分,是第2十6代孙辈分。其主家名叫孔鲜。之所以选择从鲁郡前往琅琊,是因为孔氏早就听说南徐州之地大遵儒家之学,正在全面推广学习儒学之道。

孔氏北宗这1派1支在胡人统治之下,先是在燕国鲜卑治下,后在秦国治下。虽则王猛推崇儒学,做了1些措施,但是氐人终归是胡族,大部分氐人根本不理会儒家那1套。所以,当年王猛曾封北宗孔氏为圣亭侯,想请孔氏后人出来做官,以增强文化融合和号召力。但是孔氏不为所动,谨守身份,没有同意。

待到王猛死后,秦国之中,对于儒学的尊崇便逐渐无人去推动,1切回归故态。

之前,得知徐州刺史大遵儒术,大办学堂,教授儒学。孔氏族人便已经颇为欣慰了。关东大乱,鲜卑人和氐人又打起来了,本已经混乱不堪的关东再1次陷入混乱之中。孔氏族人商议之后,想要寻找1个安身之所,保全族人。故而此次得知北徐州琅琊郡纳入徐州所辖,孔鲜便带着自己1支的族人前来,想要寻求安顿,同时为其他族人落脚探路,看看事实是否如传言那般,看看琅琊郡是否可以存身。

可是没想到的是,孔鲜1行从鲁郡东来,进入琅琊郡境内之后,遭遇了北府军1支抓丁的兵马。见孔鲜1行车马齐备,又是从鲁郡逃来,北府军这支兵马便以逃避劳役为由抓人。孔鲜自然据理力争,没想到激起了这帮家伙的凶性,杀了人,抢了钱财,侮辱了族中女子,搞得1塌糊涂。若不是蒙阴的东府军巡逻兵马赶到,孔鲜等人怕是要被全部杀了灭口。

正是因为这件事,让顾惔极为愤怒。大晋虽玄学当道,但儒家之学并未断绝,顾氏南宅主人顾谦可是重儒学的,顾惔自小也学儒学,对孔氏后人的如此不敬是1种极为野蛮的不可接受的行为。所以,才忍无可忍,写信告知李徽,请他前来。

李徽进1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心中也恼怒之极。他倒不是对孔氏后人有特别的崇拜和敬重,毕竟儒学归儒学,人归人。圣人的后代也未必都是圣人。但是自己正要大行儒学之际,需要孔氏后人站台,才能在思想上团结最多的人。

自己决定推行儒学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玄学当道于国无益,更是要在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以儒学为基础进行1次改造和融合。这不仅在思想上是重要的纠偏,更将是在民族融合上的1个抓手。

民族融合,是让这个混乱的世界平息下来的必由之路。无论胡族还是汉族,必须要有融合1体,崇尚共同思想体系文化的这1步,方能让民族矛盾,族群矛盾,等级矛盾得以化解。

儒学作为汉代以来打下最坚固基础的思想哲学体系,影响的不止是汉族,更深深影响少数民族。这是最佳的抓手之1。除此之外,佛教也是抓手之1,胡汉皆信佛,佛教的体系和理念也是化解矛盾,抹平差异的手段。

这些事,很早以前李徽便已经深入的思考过了。时至今日,天下大乱之时,更要好好的去想1想这些事,想1想怎样结束这无序混乱的时代的办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北府军这帮人的所做作为,其危害是巨大的,是不可饶恕的。

李徽代表大晋朝廷向孔鲜及其族人表达了诚恳的歉意,并且向孔鲜承诺,自己定会严惩凶手,解救孔氏族人,并赔偿所有损失。

于此同时,李徽向孔鲜介绍了徐州大尊儒法之道的做法,表示如果孔氏族人愿意的话,北宗孔氏各支族人可以去淮阴定居,自己将为他们提供庄田住宅修建孔氏家庙等设施,让他们安居于淮阴。

孔鲜并没有答应。1则这件事不是他能做主的,要同家族众人商议。2则,刚刚才出了族人被杀被辱的事情,孔鲜还不能相信李徽所言。除非李徽真能做到严惩凶手,解救自己的族人。否则的话,那些承诺都是虚言。

而且,孔鲜也并非不知道李徽和北府军统帅谢玄之间的关系。孔氏上下人等其实都不相信李徽会真的敢于得罪谢玄而处置凶手。那谢玄是何等身份,这位徐州刺史当真敢这么做么?令人怀疑。

这样的怀疑,其实也是许多人的怀疑。甚至包括李徽身边人在内,包括顾惔等人在内,都觉得李徽应该不至于当真为了此事大动干戈。因为那是北府军所为,李徽不至于因此将手伸到北府军中去。大概率还是会和谢玄协商,寻求解决的办法。

次日1早,李徽告别岳父母和顾青宁,率领亲卫兵马离开临沂前往蒙阴。随行带着孔家两名族人,他们是当日遭遇抢劫的亲历者,认识行凶之人,带着他们前往是为了指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