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白苏轼隔空对话!(3 / 5)

元丰八年,为承议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主持编写《神宗实录》。」

「但他仕途也同样坎坷,多次污蔑,遭到贬斥丶」

「1103年,崇宁二年,因朝中局势大变,被除去官衔,羁管宜州。」

「崇宁四年九月,黄庭坚离世,享年61岁!」

「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追随者众多,与苏轼等人,被共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与苏轼相差八岁,二人亦师亦友,在书法上,黄庭坚破受苏轼影响。」

「其中,较为出名的诗词有……」

《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然后……」

《次元明韵寄子由》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然后……」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之后……」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当然,诗词方面,相对而言,其实算不上太过出名。」

「他真正被后世无数人推到9.9分,还是因为他的书法。」

「行书丶草书丶楷书自成一家。」

「他的字很漂亮,有一种长枪大戟丶绵劲迟涩的书风。」

此时,伴随着秦镇的诉说……

他面前的屏幕上,也逐渐展现出黄庭坚的书法来……

有《松风阁诗》《花气熏人帖》《苦笋帖》等等!

别说,黄庭坚的字,是真的好看。

一眼望去,自有一种韵味在其中。

虽然有时候感觉有点怪吧,但的确自成一家。

秦镇又继续开口道:「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很多。」

「甚至,这些轶事典故,还形成了成语……」

「如:锦上添花丶闭门觅句丶对客挥毫丶不疾不徐丶粗茶淡饭丶点铁成金丶夺胎换骨丶光风霁月丶南柯一梦丶山鸡照影丶弄巧成拙丶打破沙锅问到底!」

「还有说,明朝那个黄子澄,就是他的后人。」

「而后世对他的评价……」

「老祖宗,为什麽我的字写的那麽丑啊?」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诗词真的很有灵气,最爱的一位文人之一。」

「老表的字满分啊!」

「确实,字一绝!」

相比较前面几位,这黄庭坚,好像就没有什麽出彩的了。

当然,字写得好,不也是一种本事麽?

这不是秦镇排出来的,而是后世人打的评分。

所以……

秦镇继续开口了:「接下来……」

「排名第八:寇准,评分:9.9!」

「寇准,北宋宰相,政治家,诗人。」

「980年,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逐渐被赵光义重用。」

「等到宋真宗继位之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

「1004年,景德怨念,当上了宰相,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年冬,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动,寇准力排众议,坚主抵抗,反对南迁,促使真宗亲往澶州督战,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确不是什麽好东西,在军事力量对宋朝有利的情况下,宋真宗还求和了。」

「这也是后世无数人诟病弱宋的原因之一……」

「就是所谓的,打赢了,还要赔款,说的就是这澶渊之盟!」

「但事实上,澶渊之盟与寇准的关系并不大。」

「这主要还得怪宋真宗。」

「当时,局势一片大好,辽军节节败退。」

「但宋真宗不愿意穷兵黩武,说白了,还是厌恶武将,于是乎,在对边传达想要议和的意思后,宋真宗立马就同意了!」

「很快就派遣曹利去洽谈。」

「寇准听到这消息后,人都麻了,苦劝宋真宗,说辽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

「此时,宋军士气高涨,辽国人困马乏,应该趁此良机,把敌人围歼,然后再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惜,宋真宗不同意,朝中大臣们也主张议和。」

「寇准无奈,也只能同意,前去讲和。」

「而讲和的时候,宋真宗怕后世唾骂,就跟曹利说,只要不割地,就算辽国索要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

「也就是寇准,把那个曹利拉过来,暗中对曹利说,别说百万了,你要是敢说超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