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难言的脊背发凉竟然超过了他的头风病症,让他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惊慌。
可惜他看不清上官仪的面容,也便无法按照他与对方相处的经验来判断他有无说谎。
他只能听到上官仪的声音,继续在面前响起。
“臣——不敢
妄言。”上官仪答道,“中台左丞郑钦泰在近日曾经就许相行事不公之事发起弹劾,敢问,奏章可曾抵达陛下的面前?”
李治摇头:“不曾。”
自上官仪所在的位置不难看见,在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李治的手攥紧了被褥的一角,仿佛怒火已到了临界之时。
他连忙趁热打铁说道:“陛下,臣明知此话说出不合时宜,但还是要将其说出来。皇后专权、权臣勾结,若要欺瞒于陛下,简直易如反掌!此事也绝不能开了先河,令陛下哪怕病体痊愈,也再难将影响消弭下去。”
李治的目光有些失神地看向前方,低声问道:“那你眼下是什么意思?”
上官仪毫不犹豫地厉声答道:“臣恳请陛下彻查皇后与许相近来行事,如若确有不妥之处,敢请陛下,以国事朝纲为重!”
何为以国事朝纲为重?
自然是,倘若皇后有错,便行废后之举,右相有错,就将其贬官流放。
上官仪所说的话也并非胡诌。
那中台左丞就是被他们拉拢到手的人之一,他也确实在数日前上交过一份弹劾右相的奏表。
只是这份奏表,在还没抵达东西台长官手中的时候,就已先被人想办法给弄丢了。
可在如今,它到底是被许敬宗和皇后为了粉饰太平而弄丢的,还是他们自己人从中作祟给折腾消失的,在随后的彻查中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他要的,只是一个彻查的理由而已。
皇后揽权,乃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许敬宗德行有缺,也是朝堂上下人所共知之事,总能查出点问题的。
不过是此前陛下对这二人都付诸了太多的信任,才让人无从弹劾,无从谏言。
但如今不同。
皇后已超出她所该处的位置太多了,多到……陛下都已屡次抱怨不能容忍了。
要上官仪看来,寻常的夫妻尚且有纲常伦理的限制,更何况是帝王与皇后!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明明他已从李治的脸上看到了几分犹豫与意动之色,却又忽然听到他说道:“不成,起码眼下不成。”
当然不成!安定公主还领兵征讨在外,这个时候彻查皇后在协办政务的时候有没有不妥之处——
李治得是有多想不开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但他的这份犹豫,在上官仪这里显然有不同的解读。
一见陛下有退缩之意,他连忙探身而前,朗声劝道:“陛下是担心在此期间您的身体还未康复,难以处理这样多的政务?可正如我方才所说,此事本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越是拖延越容易引发更多的问题。”
“又或者,您是担心皇后真有不妥之举后因储君易位而让陛下根基不稳?若如此的话,大可以先让其他皇子顶上!您毕竟还有已经成年的儿子,不必担心这正本清源之事惹来宫闱内乱。”
李治目光一凛。
上官仪不说这句话还好,这句“成年的儿子”一出,便仿
佛是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李治的头上。
无论上官仪到底是不是为陛下的前程忧虑(),这才口不择言地说出了这一句㈨()『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当“成年的儿子”有且仅有李忠一个的时候,李治再有多少从上官仪话中生出的共鸣,都必然在此时烟消云散。
但更让李治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发问,这紫宸殿的大门便已先被人给踹了开来。
下一刻,他便听到了一个耳熟的声音在殿中响起:“上官侍郎真是忠心报国之人啊,不如我再替你为陛下解释两句吧。”
李治讶然朝着正门的方向转头:“皇后?”
来人不是武媚娘又是谁。
比起缠绵病榻的李治,这通身流金彩凤之色的宫装丽人仿佛才是这紫宸殿中的主人。
她甚至并未接下李治的这句话,而是一边踏足殿中一边继续说道:“所谓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朝堂要务也不会到无人处置的地步,就是说,他上官仪可以在届时顶替掉被他拉下马的许敬宗,并与其他交好之人在这朝堂上形成一支处断政务的队伍,替陛下做到这件事。”
“所谓的太子因皇后失势也不必担心,陛下还有其他人可堪依靠,便是要让那早因巫蛊诅咒天子而被废的太子重回宝座,和你上官仪再叙君臣之情!”
武媚娘的目光扫过了两人,“陛下,上官侍郎,敢问,我的这个解释对是不对?”
这个问题的抛出,让上官仪面色早不复方才的激昂进取。
皇后在最关键的时候突然闯进来,也完全超出了上官仪的预料。
她这一来,打断的何止是陛下即将做出的决定,也是他这一番孤注一掷的说辞。
当他看向那帝后两人的时候,更是让他直觉不妙地看到,在这场双方会面的当口,陛下与皇后之间其实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