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104(二更)(1 / 4)

[武周]问鼎 千里江风 3443 字 4个月前

李清月几乎是在闻声之时便已拍案而起。

那信使话中,最令人振奋的“任存山大捷”五个字让她听得最是清楚!

好啊,刘仁轨和卓云果然都没有辜负她的期待。

这条消息的到来,意味着她对百济叛军的算计已成功走出了最关键的两步。

而任存山的战果比起泗沘城的守卫战来说,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鬼室福信、沙叱相如,还有那道琛和尚,没有一个被漏掉的。其中和百济皇室相关的鬼室福信还直接被诛杀在当场——

果然是大捷之相!

她原本还有几分担忧的想法,都在听到这句兴冲冲的报喜之时烟消云散。

在这份战果达成之后,如果说百济反叛军的势力还剩下什么人的话,也就只有那还在倭国境内的百济王子扶余丰了。

可他要归国,起码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而在此之前,李清月必定会和刘仁轨刘仁愿一并,将百济境内的隐患给彻底消除。

所以此人绝不会是问题的关键。

李清月便只是朝着那报信之人追问道:“我方损失人手如何?老师和卓云都没事吧?还有老师预计何时启程回返泗沘城?”

信使认真答道:“因为我方进攻任存山是在雨天,交战多有不易,加上山中百济士卒不少,还是有五百多人的伤亡,好在基本都是伤者。”

“在我启程之前,长史已收到了公主让他不必回援的消息,便没急着返程,而是用任存山中物资为这些士卒治伤,应该还能保住不少人的性命。”

“那位百济国中的道琛和尚倒是通晓医术,长史有意请他来为我等军中医治,可是这人……”

“他犟脾气不肯投降?”李清月发问。

信使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他说既然已经被唐军俘获,唯死而已,何必还指望他为唐军治伤。但是长史说,允许他为一个唐军治疗后,再为一个百济伤者治疗,反正唐军行将远征高丽,还缺人手,不会对这些百济叛军动手,留着他们的命更有用。”

“可他们若是现在就死了,那么也就没有往后可言了。是生是死,全看道琛和他手下那些僧人的选择。”

要这么说的话,那道琛估计还是好好配合的可能性更大。

就算佛教讲究来生,也不是放任百济将士死去的理由。

李清月嘀咕道:“老师这话说得倒不太像是他的作风,当然也不像是我的作风。要是我的话,必定还补一句,这些百济士卒死了就死了,反正到时候让道琛他们为其做一场法事,照样能够展现唐军的仁慈。”

所以是道琛要更在意这些人能否活命,而不是刘仁轨求着他做事。这个关系得说清楚。

正好再打击一下百济的战败者以便让他们听话,没毛病。

只是她刚说到这里,忽然发觉这个信使的脸色有点微妙。

她迟疑了一瞬,问道:“老师也是这么说的?”

信使点头,李清月无语凝噎。

完了呀!

她好好一个耿直头铁的老师,就这么被带坏了。

但想想这年头可能还是这样心黑一点更容易生存,刘仁轨能上战场能打胜仗,本也不是个不能变通的死板之人,其实这样也挺好。

“算了,你继续说吧。”

信使回忆了一下公主刚才问出来的三个问题,继续答道:“刘长史和阿史那将军都没受伤,这两人还都杀敌不少。尤其是刘长史的表现,真是让人一点都没想到。”

老迈文官雨夜杀敌,真是好生震撼。

不过在航船上闲聊的时候,他好像隐约听到一点传闻,说是安定公主和刘仁轨习练武艺,是在刚结成师徒的时候就给对方提出的要求,如今看起来,那还怪有先见之明的呢。

也完全让人可以理解,为何他们两个会变成师徒。

李清月敏锐地意识到了他话中的一个用词,“你刚才说……阿史那将军?”

卓云是被她指派到刘仁轨这一路参战的不错,但她只能算是公主的护卫,却不是个真正具有指挥权力的将军。

可她听着信使对卓云的称呼,却说得很是顺口。

李清月对此自然喜闻乐见,只是得问问其中的情况。

便听那信使以兴奋的语气说道:“您不知道,上山讨贼的兄弟们在听闻那鬼室福信逃走的时候,都怕这战功要少一半。若是让他聚集起一帮人手,还不知道要不要再打第二场,又能不能有这样天赐良机,个个都郁闷得很。”

“所以阿史那将军拎着鬼室福信的脑袋回来的时候,营中别提有多欢腾了。”

李清月垂眸一笑。

难怪,办成了这件收尾大事,在这些行事质朴的府兵眼中,她和救命之人也没什么区别。

毕竟,若是再来一场这样的战事,他们极有可能会死于其中。

信使也旋即说道,他们登上任存山用于备战的时间并不太多,能让卓云用于选择截断后路的时间自然也不多。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早年间刘仁轨在教授李清月的时候,就多有关注到山川地理之事,卓云在旁学习了不少东西,又或者是因为她已按照自己的直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