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话说到这里,她忽然握住了武媚娘的手。
李唐宗室贵女的手,在长安养尊处优之时,该当是一双柔夷。
但十五年风霜之中,这双手的主人为吐谷浑慕容氏出谋划策,用这双手握紧缰绳,策马于青海湖畔,已绝不可能有什么肤若凝脂之说。反而在掌心带着些老茧,只觉有说不出的力量感。
弘化苦笑,“我身处局中看得明白啊!”
“比起吐蕃,吐谷浑的势力太弱了,若非如此,当年也不会闹出部落分裂、持刀劫人之事。”
还是直接劫持的国主与和亲公主。
“倘若再来上一次,谁知道能不能像我当年一样及时禀报州府,而后取得支援。就算敌人顾忌和亲之人的李唐宗室身份,不敢伤害性命,但若到了异地流亡的地步,还有何尊荣可言,也不是人人都能忍受得住的。”
所以这绝不可能是什么好差事!
以武媚娘所见,弘化公主的目光有一瞬朝着北面而望,神思之间似有怅惘,让她本想脱口而出的“妙娘”二字,又卡在了喉咙里。
她非当事人,只能听到从吐谷浑方向传来的捷报,所以有些话,不是她这个安居关中之人可说的。
事实上弘化此刻需要的也只是个听众而已,她已接着说了下去:“说句实话,今日这出赏赐下达,我若去和别人发牢骚,说不定还得有人觉得我不识好歹。”
“人人都知道,当年吐谷浑求娶大唐公主的意愿有多强烈,因此,纵然我为宗室之女而非太宗亲生女的消息被意外泄露,吐谷浑也绝不敢有所慢待。我丈夫诺曷钵即位国主之时年少,诸事拿不定主意,需我从中牵线搭桥,更对我敬重有加。”
“比起嫁入吐蕃、夫婿亡故的文成,我的处境更可谓是上佳……”
这话真没说错。
吐蕃不像吐谷浑,局势已经不能被大唐掌控了。
文成嫁入吐蕃后第九年,松赞干布便过世了。然而松赞干布的长子甚至比他还早就死了,唯独剩下的继承人,是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
因芒松芒赞年幼,政务就都由权臣禄东赞把持,因吐蕃宰相称“论”,所以他还可以被称为论东赞或者大论东赞。
此人野心勃勃,并非易与之辈。
相较而言,年岁渐长的慕容诺曷钵在国事上主动权大得多。
李治也就顺理成章地觉得,巩固这一方的关系对他来说更为安全。
既已有了一出成功的和亲,慕容诺曷钵的长子慕容忠也是弘化公主所出,身上有李唐血脉,也不算辱没了金城县主。
弘化公主嘴角微动:“金城县主大约还未接到圣旨,我未见过季英,也不知道她是何脾性,便无从推出她此刻所想。可我若是她,我只会觉得——”
“既只是要以和亲维系关系,表现圣人恩德,到底是让宗室女眷出嫁番邦,还是令宗室子弟留守边地,并没有什么区别。”
“怎么就不能从那
些游手好闲的宗室中选出一个,来我吐谷浑做个驸马?”()
武媚娘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想看千里江风写的《[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第 18 章 018(加更)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也不知道是不是弘化公主数年间生活在吐谷浑这地方,平日里接触到的多是那些牧马放羊、逐水草而居的胡人,加之唐风本就剽悍,以至于她将这一句大逆不道之言说得无比顺口。
甚至在下意识将这句抱怨之言说出后,也全然没有要将其收回的意思。
弘化眉眼间一改方才幽怨,反露出了三分凌厉,“你觉得我这话说错了不成?”
武媚娘摇了摇头,“倒也不能算错。”
弘化的那句话诚然叛逆。但凡换个人在此地当听众,说不得就要上报到李治面前,给她治个不敬之罪了。
但武媚娘若是个墨守成规的性子,也就不会从先帝才人变成当今昭仪,还想自陛下与权臣的争斗中,为自己谋求上位的契机,所以她根本没打算将这番话告知于旁人。
反正同时身在此地的也只有她的小女儿罢了。
何况细想之下,弘化之言还真有几分道理。
吐谷浑国主慕容诺曷钵不像是个短命的样子,既已有一位出自李唐的王后在了,确实没有必要再嫁过去一个金城县主。
可这种事情,想想也就算了,真将其说出来,还是过于不妥。
这毕竟是李治的决定。
她回握住了弘化的手,说道:“只是陛下的旨意已下,你我也无从更改。你家长子如今也不过是十四岁,金城县主又年少,和亲事宜商定怕是也得两年……其中或许还有转圜之机。”
“何在此期间,吐蕃大权若能自大论东赞手中回归到芒松芒赞的手里,有文成从中斡旋,吐谷浑的处境也当比如今好上不少。便是不能有此等进展——”
“陛下派遣大军扫平西突厥后威震西疆,也当令吐蕃不敢擅动。届时吐谷浑再迎接县主,也少了几分潜在的危险。”
而不是真像弘化说的那样,将又一个宗室之女推进了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