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孙宁被钓(1 / 1)

散修仙路 独孤野人 860 字 2个月前

沧浪河,从西到东横贯大秦境内。

大秦西部甘州西北有一座巍峨高山,高耸入云,直插天际。

此山常年云雾缭绕,冰雪皑皑。

从远处瞧去,犹如一根巨大的通天石柱,从大地插进云霄,好似撑起了大秦西北这一片天地。

此山被称为天柱山,又因此山常年被冰雪覆盖,远看就如同白玉一般,圣洁无瑕,又被人称为白玉圣山。

天柱山究竟有多高,无人知晓。

无数人想要登上此山最高峰,丈量下此山究竟有多高,却无一人能够登顶。

绝大多数人只能攀登到山腰之处,便再也无法忍受那稀薄的空气和深入骨髓的寒冷,便只好望山兴叹,知难而退。

然而,有些人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非要迎难而上,最终命丧山中,被山上的积雪覆盖,成为冰尸。

饶是如此,依旧有人前赴后继,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一万年前,大秦境内有一位叫做徐振之的金丹境修士,因为突破境界无望且寿元将尽,便干脆放弃修炼,一心游山玩水。

徐振之对于传言中从无人登顶的天柱山也起了征服之心,略作准备后,便开始从山底一步一步攀登。

他的确比凡人走得更远,攀登的更高,但是越是朝上去,山上寒风凛冽刺骨,山中还出现了许多法力强悍的冰系妖兽。

徐振之虽然是金丹境修士,但是为了抵御刺骨的寒冷和凌厉的罡风,早已消耗了太多法力,在击杀了十来只二阶冰系妖兽后。终于惊动了山中一只三阶相当于金丹境的妖兽。

他自知不敌,最终无奈放弃,败兴而返。

徐振之下山后,将自己在天柱山上的探险经历一一记录留存,名为《白玉圣山记闻》。

这本探险式的游记流出之后,也让世人一窥白玉圣山的险要,纷纷熄灭了好奇之心。

皑皑白雪今犹在,似乎在昭告着世人此山的神秘与不可征服。

唯有盛夏之时,白玉圣山上覆盖的积雪都会消融少许,从山顶缓缓流淌,汇聚成一股一股的清澈的冰寒刺骨的溪流,流到山底,朝大秦东方而去,沿途又汇集了其他的河水,最终在大秦形成了一条绵延百万里,最宽达数千米的大河。

此河便是大秦境内最大的河流——沧浪河,随着季节变化,沧浪河有涨水期和枯水期。

沧浪河从甘州流出,进入祖州、玄州、元州、流入大秦最东面的青州,再有青州从清江浦奔涌注入大海。

其间,更有众多的分支河流,也让沧浪河的河水,流入到南部的炎州和北部的幽州。

幽州本业是冰寒之地,幽州西北与白玉圣山接壤,也有无数冰雪之山,每到盛夏之际也会消融,从北流向南,正好和沧浪河的分支河道连接贯通。

在沧浪河的涨水期,大秦之人可以沿着沧浪河的分支河道,一路北上,便能进入幽州。

沿着幽州的河道一路南下,便能进入祖州、玄州、元州、从而汇入沧浪河。

元水是元州境内南北走向的一条主河道。

南端连接着从元州境内奔腾而逝的沧浪河,北端弯弯曲曲,绵延数十万里,最终联通幽州境内的幽水。

沧浪河奔腾不息,巨浪时不时卷起河底泥沙。

不过,沧浪河水流速极快,这些泥沙刚被卷起,又被奔涌而来的河水冲刷走,这到让沧浪河看起来清澈异常。

而元水南端和沧浪河的交汇口处,无尽沧浪河河水裹挟着泥沙从此处分流进入元水,水势立马平坦了下来,大量的泥沙也随河水流进了元河,反倒让原本清澈的元水,变得浑浊起来。

而随着大量泥沙进入元水,泥沙堆积之下,元水的河床逐渐抬高,时常冲破元水两岸河堤,给元州的老百姓带来水灾。

大秦王朝每隔十年,便要趁着沧浪河的枯水期,派遣百万民工沿着元水疏通河道,这才避免元水被泥沙淤积。

此刻,元水和沧浪河的交汇处的河岸边,一艘只能容纳三四人的乌篷船上,船头正端坐着一位身穿白色长袍的少年,少年满头白发并未扎起,而是任由这满头白发随意散在脑后,微风吹来,少年的满头白发随风扬起,与落日余辉的红晕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意境深远唯美的画面。

这少年气质不凡,看起来很年轻,但凑到他面前仔细端详的话,便会发现他眼角的鱼尾纹时隐时现,显然,光从外表上是无法判定这白发少年的年龄。

这白发少年身前放着只竹片编织而成的鱼篓,手持一根鱼竿,而他的身边正有一名垂髫童子,恭敬的站立一旁。白发少年手中钓竿一抛,一根长长的鱼线,便被他甩进了稍显浑浊的元水之中,接着便静静的等候起来。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鱼线丝毫没有动静,白发少年丝毫不急,只是静静的坐在船头,看着宽阔的元水河面,目光深邃,似乎并未将全部心神放在钓鱼这件乐事上。

突然,眼前的鱼线猛然一下沉,少年手持鱼竿的手也被下沉的鱼线带动的一抖,随即便又恢复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