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果汁,好像不愿意回忆, “太平区的初中教学质量赶不上市里的初中,虽然我也考上了高中,不过跟市里的同学一比,我就像是一个傻子一样,无论多认真的听讲,就是跟傻子一样。 上高中,第一次考试,全年纪组1500多人,我考了800多名。我妈妈知道后崩溃了,从小我就一直是第一名的孩子,怎么会这样?” 听到这里,蔡根是理解田玲玲的,考高中是不看分数的,有一种叫做定向的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大概流程是这样的,几个人才,一开会,全市一共10个初中,按照教学质量,开始分配进入高中的名额。 一些初中,前200名学生上高中,一些初中,前5名上高中。至于评判标准是什么,也从未被公开。 那么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你学习再好,在努力,只要你考第六名,你也上不了高中,或者,你学习再不努力,只要你进前200名,也能上高中。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比较特殊的了,你在这个初中第一名,换一个初中,也许前100名都进不去,同样是九年,差距就这么大。 田玲玲应该算是第二种情况了,很特殊,又很普遍,因为这么多年,一直存在。 “我妈妈着急了,开始给我找人补课,好老师都是一对一,一小时400元,每月每科8节课,我补四科,一个月1万多,妈妈拿出了多年的积蓄,拿出了卖房子的余款,拿出了下岗的补偿,可是每月1万多啊,一家三口,还要吃饭啊。” 蔡根对这个数字很敏感,昨天司机大哥也说了,3年供儿子上学,花了50多万,不是在吹牛,看样是真的了,不过区别是,田玲玲家没有出租车卖。 在这个小城市,机关单位月薪3000元左右,普通打工2000元左右,外卖骑手工资高一些5000元左右,每月支出1万多,对于一个双下岗的家庭来说,不能用绝望来形容,至少配得上灾难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