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番外6(1 / 5)

“冷队,我看我媳妇儿那肚子,估计还是个儿子,要不送你算了。”何新松凑近一点:“小样儿的,我知道你喜欢孩子,小样儿的,笔记本里还夹个广告片呢,反正思雨也顾不上生,我送你一个算了。”

冷峻没接茬,只冷冷望着何新松,望到何新松识趣改口:“玩笑,开玩笑。”

这天并没有插播的快讯,回到办公室,冷峻打开他的无用小知识笔记本,扉页上果然贴着一张他从万紫千红的婴儿棒棒油上剪下来的宣传画,两个憨丢丢的小宝贝,一男一女。

这事儿不但何新松知道,空队所有人都知道。

不过大家一致认为,他是在痴心妄想!

……

在《花木兰》开场很长一段时间,观众都没有把刚才那个轻盈,灵动,仿如精灵的杜丽娘和此刻台上英武,帅气,英姿飒爽的花木兰联系在一起。

舞台被分做两半,一半是茅草屋,垂暮和老人和幼子,村姑在起舞,他们营造出一副温馨的田园画卷,而另一半,是如弓的圆月下,挽裙举弓,正在田野间猎兔子的,少女花木兰。

这是《花木兰》的第一幕,当芭蕾结合弓箭,当二位转,四位转,五位转,抱腿转,跪转,平转,大跳,踢腿,踢腿小跳与东方武术相结合。

台上是舞者,亦是武者。

她的身体里仿佛注入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力量,呈现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感,让她有种刚柔并济,雌雄莫辩的美。

……

这是一个发生在古代华国,北国的,女英雄,或者说女骑士的故事。

得益于陈思雨比大部分芭蕾演员都要高的身高优势,以及长达两年的,练习武旦的扎实基本功,她的外在条件就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说服力,台下的观众在观看时甚至有了种期待感,期待她能身披银甲,化身女战士了。

但即使在自诩男女平等,女士优先的西方,哪怕在更接近如今的中世纪,女战士,女骑士,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来自父辈,或者夫辈的荣耀。

在十字军时期,女性参战,会被视为是恶魔,女巫,一旦发现是要被处死的,所以在这些西方观众的眼里,《花木兰》在此刻还只是个跟《格林童话》一样的童话故事。

他们享受这场演出,欣赏台上的舞者,但他们不认为那是真正发生过的历史。

不过他们也准备好了要看一个女骑士在第二幕大杀四方,所以人都兴致勃勃。

但并没有,第二幕从木兰加入军营开始便急转直下。

故事被拉入现实,束胸的女骑士在练兵时的狼狈,因为瘦弱而被老兵霸凌,她咬牙的硬撑,她面对狡猾老兵时的反抗,她结识伙伴,拥有信得过的战友,这一幕的花木兰是惊恐的,是胆怯的,是在男人林立里的环境里挣扎求生的,得益于舞剧夸张的表现力,让这个故事在西方观众的眼里,具有了说服性。

他们从剧情中认可了它的真实存在,也终于意识到,花木兰,东方女骑士,

她的骑士称号不来自公爵丈夫的赏赐,也非跟某个皇帝的裙带关系,而是凭借自己,一个女性纤薄的,却不输于男性的力量,为自己争来的骑士荣誉。

中世纪曾仅有过,真正骑在马上的女骑士,战斧骑士团和荣耀圣母玛丽亚骑士团,直到现在,她们也没有被自诩文明的西方承认过,依然被定义是女巫。

但花木兰不一样,在这个故事的最后,她得到了皇帝和整个国家,所有男性的认可,它还被编入了史书,作为女性的力量,经千年,流传到了现代。

如果说刚才观众还有怀疑,质疑的话,这一幕就让他们愿意信服整个故事了。

一部作品想要获得成功,它就必须引起观众的共鸣,以及对主角的同情。

在第二幕的末尾,观众对花木兰的同情达到了顶点。

她为了守护家园而出征,经过在军营的挣扎,战胜了自己的胆怯,赢得了同伴的尊重,也让将军对她刮目相看。

而现在,作为一个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性士兵,她该要奔赴战场,在击敌的同时,实现自我,获得一个骑士该有的荣誉和成就感了。

观众寄予了希望,期待着她能实现自我,获得她该有的荣誉。

正好这时这时敌军来袭,将士们要率兵出征,而花木兰,就在队伍中。

这是英格蓝人第一次看一个真正的,从民间成长起来的女骑士的故事。

她在战争中会如何表现,她能否获得她本该有的成就?

观众们期待极了,拭目以待。

但是一场节目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幕在此刻闭合,故事在此刻戛然而止。

这场交流演出,也在此刻画上了句号。

……

文艺团所有人悉数等在后台,但掌声迟迟未起,大家都很担心,演出效果不好吗,观众不喜欢吗,他们是不是看不懂啊。

如果当大家上台谢幕,却没有掌声,又该怎么办?

好在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掌声虽然没有赴日式那么热烈,但也足够热情了。

当然,没有像赴日时那么受观众喜爱,大家就难免要担心,这场演出的效果是不是达不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