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突然的转折(2 / 3)

隐蛾 徐公子胜治 1979 字 3个月前

是你要知道,秘法就是秘法,哪怕只差一点,那可就是南辕北辙……”

林青霜和老钱都是内行人,看何考整理的这套法诀,至少在入门内容上,不少地方与他们曾修炼的功诀异曲同工,很多东西还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这是功诀,并非术法。

人们谈到术门与术士,往往想到的就是术法。因为术法是大家能够看见的外显手段,而功诀则是施展术法的基础,是看不见的。

想做出恰当的描述很难,要亲身修炼才能体会。

只能打一個不恰当的比方,功诀就像是修炼出电能方法,术法则像各种电器、是电能的应用方式。

功诀是基础,但术法也很重要。因为哪怕是最简单的电灯,也要解决灯泡的结构、灯丝的材质等一系列问题。

各术门法诀的区别,主要是选择了不同的突破方向。如今人们在谈论术法时,实际上是将其基础功诀也包含其中。

各门术法的基础功诀大同小异,有相通的部分也有微妙的差别,相当于在崇山峻岭中开辟的一条条道路。

就何考整理的这套“大数据秘法”,至少入门内容,钱固然和林青霜都不能说它是“假”的。普通人想修炼也可以试试,但想入门,只能说是极小概率事件。

何考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是根基好,处于一种将入门未入门的状态。

这套秘法的问题在哪里呢?主要是有太多的疏漏和缺失,没有真正的心法口诀,更缺失了最重要辅助内容,比如灵药、进阶仪式等,理论上是练不成的。

什么是心法口诀?举一个例子,很多功诀中都有“意守丹田”这个步骤,好像一看就懂,但真的就会了吗?

所谓“意守”是什么意思,是集中注意力于某处,还是保持某种感受?都对又好像都不对,因为它没有切实地可操作性,只是一种模糊的表述。

这时需要有人做一个批注,比如:“我在丹田”。

那么“我在”这两个字,就是一种心法口诀。

不同的心法代表不同的流派,比如“我在丹田”便是上古存神派的讲究,在术门中属于丹鼎门的功诀特色。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何考听得全神贯注。那边话音刚落,他立刻就道:“多谢前辈指点!否则我一个人在那里瞎练,还不知会练出什么毛病呢!

我很想修行秘法,所以才会这么干,不知怎样才能得到真传?”

肉戏终于来了,老钱笑眯眯道:“小考啊,你现在知道了,武岩骏的身份尴尬,还不算正式的术门弟子,所以不好给你一个答复。

术门收徒,自古有约定俗成的讲究,我先给你讲讲……”

何考还以为他要讲什么资质、品性方面的要求,结果老钱只介绍了年龄和辈分的讲究。

术门要求,修为达到二阶或以上,同时年龄超过四十岁,才可以传法收徒。

师父比弟子的年龄,至少要大二十岁以上。比如师父年龄五十岁,收的徒弟就不能大于三十岁。

同一个师父,所有弟子之间的年龄差距,不能大于二十岁。比如弟子中年龄最大是四十岁,那么年龄最小的就不能低于二十岁。

所谓约定俗成,就是一种潜规则,大家都默认去遵守,除非有及特别的机缘导致的一些例外情况,没人会刻意违反。

这些讲究乍看有些奇怪,但术门传承千年,许多传统自有其因,在执行层面没必要解释太多,大家照着做就行。

它可能是为了保证师父有足够的经验和权威,也是为了保持相对合理的传承辈序。

那么按照这些规矩,钱固然就不能收何考为徒。首先老钱自己就不到四十岁,他也只比何考大十几岁。

但林青霜却完美的符合要求,她是三阶术士,年纪比何考大三十多岁,以前并没有收过徒弟,林化雷只是其已故道侣的弟子。

就算林化雷是其弟子,林化雷的年纪也只比何考大六岁,并没有超出二十年差距。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些规矩是否合理,比如今天若没有林青霜,老钱又发现何考是棵好苗子,难道就不能将其收入术门吗?

这种情况其实也好办,他可以把何考推荐给自己的师父,相当于收个师弟。假如师父不在了,他还可以将何考推荐给门中尊长,只要对方愿意收徒即可。

老钱最后说道:“小考啊,我倒是挺看好你的,可惜我不好收你为徒,而莪的师父也已经过世了。

当年我因为机缘巧合拜师,与门中其他尊长都不算太熟,今日幸好林前辈也在……”

话递到这里已经不用他再说了,何考立刻欠身给林青霜斟茶,言辞恳切道:“前辈,若想拜在您门下学习术法,不知您都有哪些要求?”

林青霜端起茶杯笑了:“我这些年也没动过收徒的心思,但今日见你求法心诚,底子也不错,至于品行脾性,我也都观察了,倒是个可造之材……”

何考正眼巴巴地等着下文呢,说到这里她却突然卡顿住了,似乎遭遇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意外状况,神情凝固了好几秒钟。

再看那边的钱固然,居然也是一般表情,就似发呆的塑像。

何考也不明白出了什么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