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辽东决战 (三)(1 / 2)

毛永良皱着眉毛看着出城的五千后金兵,问不是说城里一共有八千兵吗?怎么就这么一些人?济尔哈朗也脸上出现愤怒神色,问站在最前面的镶蓝旗甲喇参领吴库努墨尔根,为什么少了三千人。吴库努墨尔根一脸哭丧地报告,还有三千后金兵听说贝勒投降明朝,害怕投降过去以后被汉兵报复,都溃散而逃了。就是这剩下这些兵都是几个参领好不容易维持下来的。

济尔哈朗听了以后,也神色凄凉,转告给毛永良。毛永良觉得这也说得通,点了点头。觉得既然已经出来了五千人,那城里就算还有剩余的后金兵也不用怕了,更何况还有济尔哈朗这个人质控制在手里,看来这伙后金兵应该是真投降。

于是分派出两千兵进城搜索,不过他本人仍然在城外看押济尔哈朗,严阵以待预防有万一的变故。不过事实证明所有的预防和担心都是多余的,两个小时以后,两千多进城搜索的东江兵出来报告,城里确实只有后金的老弱妇女,并没有其他的士兵,后金军的兵器都堆积在教场上。

毛永良确认无误以后,命令全军进城。和搜城士兵报告的一样,并没有什么危险,抚顺城里的粮草、军器都还有不少。毛永良随后就让放下兵器的五千后金兵充当劳动力民夫,把城里的粮食、武器和火药都运送出来,然后押着这大队俘虏与毛文龙率领的前路明军主力汇合。

汇合以后毛永良向毛文龙详细报告了此行的情况,说这一路上济尔哈朗都是老老实实,对东江军的吩咐完全配合,到了抚顺也一切顺利,毛文龙听了以后,也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他原来判断济尔哈朗不是真投降,应该会耍些花样。所以派去接受投降的兵力也没有安排太多,以免中计损失太大。但是到目前为止的情况来看,倒确实有些奇怪。

在一边的陈继盛感叹说看起来肆虐十多年的建虏确实到了穷途末路,不需要东江军大打就已经分崩离析了。易承惠也说看起来济尔哈朗是真要投降,态度也算得上恭敬了。毛文龙沉吟了一下后还是说不能大意,又叫来济尔哈朗,问他现在后金内部情况和兵力分布究竟怎么样?

济尔哈朗告诉毛文龙,因为皇太极在天启七年和去年攻击朝鲜都没能占领的失策,导致后金现在形势恶化,威望已经严重下降,一些重要的后金将领、贝勒都不服皇太极,除了他的大哥阿敏带了一万后金兵往西去寻求出路以外,奴尔哈赤的第五子,名列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如今也已经反了皇太极。

现在皇太极因为东江大军逼近,三个领兵贝勒又先后反叛了他,不敢再继续困守沈阳,已经带领后金兵主力向北往铁岭、开原方向迁徙而去,一方面是躲避东江锋芒,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上次沈阳周边经过东江军洗劫损失惨重,粮草、物资越来越紧缺。铁岭到开原之间土地肥沃,而且没有被东江军袭击劫掠过,还有些储备,可以多支援一段时间。

所以在六天前的十月六日,皇太极带着八万后金主力,往北边而去了,至于最后究竟是在铁岭还是在开原落脚就不知道了。毛文龙问他如今沈阳是谁占着,济尔哈朗回答沈阳现在被莽古尔泰占领着,毛文龙点了点头,这也和东江哨探拨夜这几天侦查所得到的消息也符合。

济尔哈朗随后提出建议,这个莽古尔泰却不肯像他这样轻易投降明朝,玛法如果是能把黑还(皇太极)抓到,那莽古尔泰就会不战而降,玛法不如乘着黑还(皇太极)率军去了开源,落脚未稳追击过去,就可以一战成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等黑还(皇太极)把开原一带经营稳固了,那再要攻下来就又难了。

毛文龙眼睛里射出精光盯着济尔哈朗,济尔哈朗有些慌乱,连忙说他只是给玛法提个建议,玛法神机妙算,自然有英明判断,要是觉得他说的不是好主意,玛法不必理会就是了。毛文龙走向济尔哈朗,济尔哈朗神色更慌张了几分,自然瞒不过毛文龙和沈飞的眼睛,做好了济尔哈朗狗急跳墙的准备。

毛文龙伸出手拍了拍济尔哈朗的肩膀,说原来还怀疑济尔哈朗是三心二意,如今看来他是真心投降大明,等这一仗大功告成,肯定会向朝廷上疏,表彰济尔哈朗的忠心。济尔哈朗的神情一下子松驰了下来,旁边易承惠有些疑惑,问毛文龙为什么济尔哈朗说这些话就能判断他忠心?

毛文龙解释济尔哈朗如果是假意投降,其实要害东江军,肯定会建议东江军围困沈阳城,沈阳城难以攻克,只是空耗大军粮草,等东江军疲惫的时候,皇太极再率领后金大军从外面围杀,那东江军就陷入进退失据的地步了。

济尔哈朗赶紧来了一通马屁,称赞玛法英明,他就知道玛法眼光很好,一定明白这里的利弊。可惜大明没能早给玛法支持,不然他们后金也不会能撑到今天,早就败在玛法手里了。不过现在也不晚,玛法这一去,只要能活捉黑还(皇太极),在大明没有人的功劳还能比玛法高了。

毛文龙似乎被济尔哈朗的几句马屁拍得很舒服,笑着称赞了济光头哈朗一句。济尔哈朗询问下面是进军直接去追黑还(皇太极),还是先去沈阳看看,毛文龙说先去沈阳,看看莽古尔泰原不愿意直接投降,他要是肯投降自然最好,如果不肯,就先放过他,先去追击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