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论战(1 / 3)

黄药师一身所学丰富,有些武功解释不清楚来源,不能在认识桃花岛武功的人面前施展,只能在脑海中默默推演,全部消化需要花一些时间。沈飞有些惊奇的是《碧海潮生曲》原来是一首十八禁的乐曲,看来也是黄药师追忆怀念与妻子生活的一部分。怪不得在《射雕》里桃花岛上周伯通被这首曲子折腾得死去活来而功力远逊的郭靖却无感,这大概也是因为周伯通和刘瑛是偷情,那次性行为周伯通一直心怀愧疚,不想回忆,一直在恐惧逃避,如果后来不是因为知道自己有过儿子还是不愿意负责的原因。

不过《碧海潮生曲》确实是沈飞在黄药师身上得到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箫声音波功。原来沈飞会的音波功只是方证的少林“金刚狮子吼”和任我行的呼喝融合优化而成,还有一门音乐与音波功结合的七弦无形剑,有了这个基础,用箫声使出音波功驾轻就熟了。

武三通身上刷到的一阳指也是不下于黄药师的几项顶尖技能的大收获,一阳指在《天龙》里算不上顶尖的武功,在双雕中却使一灯在出家前就成了绝顶高手,王重阳在知道自己寿命将尽时把先天功传给了一灯以留下克制欧阳锋的手段,当然是认为先天功对一阳指有很大的加成作用。先天功配一阳指足以克制欧阳锋,王重阳自己就是临死一击,用先天功配一阳指破解了欧阳锋的蛤蟆功,欧阳锋用了二十年时间才重新练了回来,王重阳的一阳指是与一灯以交换的武功的名义学会的,练习的时间并不长,就有了这样的威力,当然也是王重阳精修先天功对一阳指的加成效果。而沈飞的全真内功效果已经四倍于原版,对一阳指的加成效果肯定也倍增,必定能超越王重阳和一灯的水平,天龙寺本因认为一百年也无法达到的一品一阳指在沈飞并不困难了。

接下来就是郭靖和黄蓉要来了,他们俩也是一大宝库。本来小说里他们俩是看到灭门的陆家庄,知道李莫愁来了才双双发出啸声向李莫愁挑战。现在李莫愁已经离开了,就需要沈飞自己另想办法吸引他们注意,正琢磨间,忽然听到远处两声长长的雕叫声,只见两只大雕在半空中飞掠。沈飞暗想“已经来了”,略一思索,走到路边一座亭子里,取出了一架瑶琴放在了石桌上弹奏了起来,为了达到新奇的效果,弹的是《渔舟唱晚》,这首曲子1925年才开始创作,这时候的人肯定没有听说过。

这本来是一首古筝曲,用古琴也可以弹奏,而且声音更加柔和,本来是表现洞庭湖的风光,与眼前南湖景色也照样吻合,夕阳下湖光碧波之间,一艘艘渔舟逐渐返回。手指波动间用上了“七弦无形剑”功夫,琴声时缓时急一点点流动,远处南湖上的水鸟,水底的游鱼,林间的飞鸟,近处花草树木,都随着琴声振动了起来,就连天上的两只大雕也随着琴声节奏盘旋了起来。这是音乐和内力的双重共振,沈飞使出来,威力和效果已经比黄钟公强了十倍不止,不过沈飞只是对周围的动植物进行影响和控制,并没有伤害。

不出所料,郭靖和黄蓉果然也像小说里一样一先一后发出了啸声回应,正如小说中的描写“郭靖的啸声雄壮宏大,黄蓉的却是清亮高昂。两人的啸声交织在一起,有如一只大鹏、一只小鸟并肩齐飞,越飞越高,小鸟始终不落于大鹏之后”,沈飞当初读小说的时候,对这一段印象深刻,原因就是这一段的描写简直就是《射雕》小说的灵魂,是郭靖黄蓉两人的成长经历的传神比喻,写在《神雕》开头未必不是作者对《射雕》小说的一个总结。

随着沈飞一曲弹完,郭靖和黄蓉已经走到近前,黄蓉说:“先生功力深不可测,琴技也是登峰造极,两者浑然一体,竟能激得人内息随琴音震荡,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佩服。最奇怪的是这首曲子我竟从未听过,不知先生如何称呼,所奏又是是何妙曲”。

沈飞一笑,说:“在下沈飞,所弹的《渔舟唱晚》是一名隐士所创的曲子,因此名声不显”。

黄蓉说:“今天才知道冲举先生也是绝顶高手。先生以琴声相邀,究竟有何见教”。黄蓉果然心思敏锐,一下子猜到了自己的用意。

沈飞说:“郭大侠、黄帮主,沈某五年前在山东拜访过杨妙真。他们红袄军在北方作战二十年,当年青州一役,二位也曾参加。数十万军民,围攻一年下来,仅剩数千。蒙古所谓的“借道伐金”,沿途数十万百姓惨遭屠戳。对蒙古军的作战习惯,二位尤其是郭大侠是深知的,不知二位有何对策”?

郭靖说:“当年在青州城中,我与蓉儿已经商量好。我们学了岳武穆的兵法,自当受‘尽忠报国’四字之教,尽心竭力,为国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

黄蓉也说“当年我听了靖哥哥这翻,就已经和靖哥哥作好了双双战死的准备,后来我们受邀去了见了临终的成吉思汗。也没想到到最后那李全却降了,还做了蒙古的地方大官”。

沈飞说:“郭大侠想学岳武穆尽忠报国,不过那李全可不是宋国人,他和杨妙真等北方红袄军起义也是反抗金国的暴政,金国应付蒙古和依附的西夏战事,难免对民间横征暴敛,这才激起了北方汉人大举反抗,并不是他们都心向南方宋国。宋国例次北伐都是惨败,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