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各抒意见,清洌可鉴(4 / 4)

万历明君 鹤招 3322 字 19天前

耳,却绝非辱骂君父!」

这个姿态拿捏得很到位。

比起辱骂君父的罪名,义愤谏言显然更合适一点,也更能得士林支持。

朱翊钧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你是监生?」

太学生,尤其是年轻的太学生,最容易脑子一热,就抨击时局。

到底有几人借题发挥,几人被人做了枪使,就得好好分辨了。

那士子一板一眼回道:「回禀陛下,学生赵南斗,万历四年中举,前年入国子监修习。」

朱翊钧皱了皱眉头。

赵南斗,这个名字也有点熟悉的感觉。

回忆了片刻后,他才想起来,好奇追问道:「你与故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是何关系?」

赵南斗顿了顿,老实回话:「陛下,故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是学生的大兄。」

朱翊钧忍不住啧了一声,看来都是有跟脚的。

赵南星,东林君子之一,为何是故吏部考功司郎中呢?因为他便是南郊祭天时,自请致仕那一批人,如今已经回家去了。

东林的哥哥因南郊之事走了,又留下个四门会的弟弟拉横幅谏言,还真是满门忠烈。

四门会……东林党……乃至之后的复社。

这些人的动机且不论,大明朝基层政治社团的形成以及在野党干政的趋势当真是越来越明显了。

经济基础发生变革的前提下,似乎有什麽难以捉摸的事物,正在蕴于催化。

奈何这个过程在历史上戛然而止,以至于朱翊钧此时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往后倒是需要多谨慎观察一二了。

朱翊钧心中思绪发散,很快便停住。

他又看向王之垣,朝王象晋指了指,随口道:「这是王卿家的公子?」

王之垣神情有些难看,艰难地点了点头:「这是臣第三子。」

朱翊钧点了点头。

其实王象晋这个人,他有些印象,历史上是个难得一见热爱苗圃的农学家。

原产中国的「苹果」,就是其人命名的。

而且,清军入关后,王象晋也没有舔着脸凑上去出仕,反而在家务农,一直隐居到顺治年间。

除了喜欢结社之外,也算是个大节不亏的人——什麽东林党丶诗文社丶练乡团,都被他玩遍了,嗯,还要加上眼前的四门会。

想到这里,朱翊钧拉下脸看向王象晋,面色阴沉地吓唬道:「朕未听错的话,王家公子方才,是在说王京兆『为虐』?为何不将『助纣』二字一并说出来?」

王之垣欲言又止,转过头狠狠瞪着自家儿子。

王象晋被两人一齐逼视,下意识打了个寒颤。

他嗫嚅半晌,才小声回道:「陛下文治武功,非桀纣能比。」

「学生只是见闻皇庄与外戚之不公,愤于陛下处事不公丶我父袖手旁观,这才就事论事,谏言陛下一视同仁。」

王象晋声音越来越低,说完后,乾脆将头埋进了胸膛。

朱翊钧面无表情地打量了王象晋半晌,一言不发。

皇庄,也就是皇帝的私产。

具有官产与民产的双重属性——这是基于皇帝为天下主,具有公丶私双重性,这一根本的立足点。

但是,在民间自发形成的思潮下,这个立足点,更准确来说,皇帝的私人属性,正在接受拷问。

或者说,思想界正在对其进行反思,意图修正乃至进一步地完善——公天下,还是家天下,这是一个问题。

随之而来的,就是私产属性最为浓厚的皇庄,自成化前后,接受了最为严厉的拷打。

最着名的一句话,便是大学士商辂曾劝宪宗的话,天子以天下为家,安用皇庄为?

所以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只不过,选在了这个度田的关口借题发挥。

当然,怎麽个借题发挥法,朱翊钧才更好奇。

场中沉默了好半晌。

朱翊钧才看着王象晋与赵南斗,认真问道:「好一个就事论事,好一个一视同仁。」

「那朕倒是有一事不明。」

「你们口中的一视同仁,是希望朕,像对待皇庄与外戚一般,对豪强大户也略施优容呢,还是……」

「还是希望朕对待皇庄外戚,也像朕这一路出巡顺天府的作为一般,法不容情呢?」

「或者说,你们四门会,是对度田有意见,还是对朕的私产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