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连郡王都死了好一批,要说宗室对皇帝没有怨之心是不可能的。
这种遗祸无穷的大事,哪怕有朝臣起了二心,非要推波助澜,但新党势大,内阁的几名辅臣,无一不是向着皇帝,那麽理应尽快扼杀在萌芽之中才对。
又怎麽会轻而易举就闹大到明面上来,以至于如今沸沸扬扬?
司马祉听了沈鲤这问题,一时不知从何答起。
他思虑片刻:「都御史守礼葛公故了。」
沈鲤一。
「内阁南宇高公,去年冬月,中了风痱。」
沈鲤收敛了神色,显得有些严肃。
「内阁豫所吕公,今年正月以来,身体衰弱,已经不能下床。」
沈鲤正襟危坐,身子下意识前倾。
「鉴川王公,本就只管兵事,不管政务,近年来,更是因为板升生齿日繁,强硬无赖,在用人上与陛下有些分歧,之后王公便除了谋划九边丶倭寇的大局外,再无插手政事。」
沈鲤听罢,终于明白,朝局为何今年如此动荡,连皇帝无嗣的事情都压不住,被人拿到廷议上讨论。
隆庆六年至今,把持大政七年的内阁,平稳时自然足以压服一切。
但一旦陆续凋零,声势自然大不如前。
司马祉最后叹息一声,做了个总结:「如今的政务,差不多都是陛下与元辅在操持。」
虽然对皇帝作为,有些微词一一尤其是外放进士到地方这一点。
但大略上,还是认同的。
如今中枢局势微妙,他不免也有些担忧。
沈鲤听罢,问题自然极多。
他沉吟片刻,突然问道:「敬甫说,陛下跟王阁老,在宣大用人有些分歧....」
「是宣大总督谭公也故去了?」
司马祉闻言,反应过来自己没有全面,点了点头:「谭公多年痰疾,万历五年一朝发作,已经故去了。」
万历五年,也不过五十八岁,可谓英年。
这种指挥一方的帅臣,往往都是寿数不长。
沈鲤皱眉。
他跟谭纶没有什麽交情。
但是,板升生齿日繁··-这可不是什麽好兆头。
当初白莲教的赵全,凭藉板升,差点辅佐俺答汗称帝建制。
宣大没有一个有手腕的总督,就怕庚戌之变重演!
沈鲤凝重道:「鞑靶左右翼局势如何?
1
这倒是问到司马祉的盲点了,他只有关切内政的功夫,边事他并未投注目光。
他只能含糊道:「不太清楚,只知道俺答汗那边板升闹得厉害,聚集了不少人,土蛮汗前年召集了八万蒙古人,召开了忽里台大会,推行法典丶选举六大执政,其他的没有过多关注。」
沈鲤闻言,心中更是忧虑。
见司马祉不太清楚,沈鲤沉吟片刻,换了一个话题:「那如今宣大总督哪一位?」
司马祉脱口而出:「原大理寺卿陈栋,陈公。」
「听闻,王公本欲启用张四维,皇帝直接强点了陈公。」
沈鲤闻言,思索片刻,松了一口气般地点了点头。
难怪皇帝跟王崇古两人有了分歧。
皇帝厌恶张四维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世宗丶穆宗实录修完,朝廷推功名录上,连他沈鲤都不曾漏下,却没有张四维这个副总裁的一席之地。
王崇古这个舅舅夹在中间,恐怕也是难办。
但平心而论,陈栋这个人选,确实比张四维要好。
后者商人之心太重,蝇营狗苟,又因为其父的事情,对皇帝恐怕也有怨慰之情。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陈栋却是无可挑剔。
当初南直隶一事挺身而出,可谓皇帝最早的班底。
甚至为人也不乏狠辣,当初查盐课,陈栋不善骑马,为了赶时间,便让擅驭者将其绑缚同乘。
无论立场,还是心性,无不是上上之选。
说来,自己与陈栋还是一科进士,虽然陈栋是一甲,起步高一些,但也算出身相同。
没想到,陈栋竟然已经是封疆大吏了。
沈鲤将这多馀的想法抛诸脑后,继续关切道:「既然内阁诸臣多老迈,
陛下没有递补阁臣麽?」
司马祉摇了摇头:「当然递补了。」
「万历四年的时候,便递补了马自强入阁办事,仍为礼部堂上官。」
「但病得比高丶吕两位阁老还要早,前年开始,就频频卧床不起,连礼部事都交给左侍郎诸大绶处置了。」
沈鲤忍不住摇头,还真是青黄不接,
司马祉继续说道:「今年以来,陛下有意递补吏部温纯入阁办事。」
「但接任都御史的陈,威望不够,十三道御史丶金都御史等自行其是,开始接机弹劾阁臣丶堂官,谋取晋升之阶,将都察院弄得乌烟瘴气。」
「温纯便没有入阁,而是接任都御史一职。
「年初的时候,又令申时行入阁办事,王锡爵入京接任吏部左侍郎之位。」
「又恰逢王锡爵之女昙阳子白日飞升,举家大祭,王锡爵耽搁了好几月后才动身,申时行这段时日操持吏部事,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