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所缓解,皇帝在这一点上,信用还不错。
他毕竟是做过知县再回吏部的人,为人比同科庶吉士,更添老练。
刘四科当即下拜请罪:「陛下,臣是嘉靖二十年八月生人,今实年三十三岁,官年三十岁。」
朱翊钧点了点头,摇了摇头,复杂道:「实年……官年……难怪卿登科名录上是二十七岁,与出身文字上不一。」
一众庶吉士,看着刘四科连跌带撞,踉跄离开了大殿的背影,恨不得紧随其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坏事了!
有些事,就是窗户纸。
不捅破自然是你好我好,捅破之后,就不好收场了!
说熊敦朴的事,就问熊敦朴好了,小皇帝不知道轻重,怎麽还问起别的事了!
殿内气氛诡谲难明。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看向申时行:「申卿,此事,已然是进士常例了吧?」
刘四科怕影响不好,说话半遮半掩。
所谓的实年,官年,就是真正的年纪,和虚报的年纪。
隆庆五年选庶吉士时,诏曰,照隆庆二年事例选庶吉士,限年四十以下。
同样二年时,又是照嘉靖四十四年旧例,选四十以下。
所以,庶吉士,是明文规定的只要四十岁以下进士。
可庶吉士可是进入内阁的资序,谁不想被选中?被年纪限制,哪能甘心?
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皇帝既然能限制年纪,下面立刻就虚报年纪。
这就出现了六十九岁的宋儒,在报名考试的时候,只有三十五岁的奇观。
宋儒一大把年纪,先帝偷懒,没去主持殿试,自然没机会看到。
那主考的张居正丶杨博呢?
教授庶吉士的高仪丶吕调阳呢?
亦或者掌翰林院的申时行,负责科考的礼部侍郎诸大绶呢?
乃至于这些庶吉士同僚,难道看不到同学里面有个七十岁的老头?
但偏偏是上下都选择了姑息此事!
这自然是因为,宋儒的事,不只是牵扯到宋儒,而是历代历科,大半的进士!
皇帝有皇帝的成例,朝廷也有朝廷的成例啊。
面对皇帝的质问,申时行嗫嚅不能言。
这个时候,他已经发现自己是白挨骂了。
连进士二百六十九的刘四科,皇帝都看过其出身文字了,显然如今殿内这情况,都在皇帝的预料之中。
那他还能怎麽办。
老实挨骂罢。
想到这里,申时行叹了一口气,请罪道:「臣有罪。」
不否认,就是承认。
朱翊钧对申时行的反应很满意,这时候愿意接招,就说明方才的教训,还是有点作用的。
他也不再继续逼迫,只骂了一句:「难怪伏阙弹劾你!」
又转头看向一众庶吉士。
神色转为激赏:「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翰林院瞒朕以年幼,吏部欺朕以懵懂,上下串通,遮掩实情。」
「反倒是诸卿,还未涉足官场,尚存一片赤诚,步步为引,使朕面见宋儒,遂能揭破官年伪岁之事。」
「古有直言讽谏,今有曲言婉谏,诸卿亦不下古之名臣矣!」
「朕心甚慰!」
一众庶吉士,起初还没听明白皇帝的意思。
后来越听越觉不对劲。
赵用贤与吴中行对视一眼,各自露出骇然的神情。
前者似乎经不住皇帝的夸奖,连忙下拜推脱:「陛下!此为刘四科仗义揭露,陛下英明睿知,臣等不敢居功!」
开玩笑!
别人不知道这官年的情况有多普遍,他们还不知道麽!
隆庆五年一科,赵用贤有交情的三十馀人,就有十馀人是虚报了年岁。
隆庆二年一科,他也认识了二十多人,十八人都虚报了年岁。
更别说不认识的人了!
大家都虚报,你不虚报,进士排名自然就靠后——「既成进士,刻《登科录》,当以生齿闻,而君具实数。或谓减不过三岁,而可以预馆选。即毋选,而更五岁,以当给事丶御史选,毋害也。君曰:甫仕而遽欺吾君,可乎?于是君之齿在百人后。」
譬如沈君孚,其人殿试之前,好友劝他,小报个三岁,就能参加庶吉士的选拔了,即便没选上,再过五年,也可以选拔给事中丶御史。
沈君孚不识相,高风亮节地表示不能骗皇帝,随后名次就拉了,百名开外。
当初于慎行爱写文章,进士宴后,偷偷写「士大夫履历,例减年岁,甚或减至十馀年,即同人宴会,亦无以真年告人者,可谓薄俗。」
第二天众人不约而同,上门劝说于慎行——写文章要有原则,讲方法,不该写的不要乱写。
可见这事是多麽心照不宣。
牵涉这麽众广,还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好友,这个「揭破官年伪岁」的功劳,给他赵用贤,他也不敢接啊!
不光是赵用贤,吴中行,赵参鲁,刘克正等一众庶吉士纷纷下拜推脱。
「此事全赖陛下明察洞见,我等不敢受陛下夸赞!」
「陛下,刘四科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