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别无选择(1 / 2)

韩翎一微微欠身,举止优雅,言辞谦逊:“太后过奖,韩翎不敢当。”

徐太后的笑容如春花绽放,满是欣赏:“哪里的话,翎云郡主实至名归。”

魏国三皇子的登场,却未能引起徐太后同样的热情,她的笑容略显勉强,回应也只是礼节性的客套。

沈冰凝站在箫翊身旁,不动声色地捕捉着徐太后微妙的情绪波动,心中暗自评价,这位太后确是宫中高手,擅长揣摩人心,但面对实力较弱的魏国,她的态度难免有所保留。

魏国三皇子魏玉宸在沈冰凝的友好微笑中显得有些局促,两人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共鸣,同为异乡客,沈冰凝对他的处境感同身受。

她轻声推荐桌上的梨花糕,魏玉宸略显惊讶,随即品尝,那纯真而又略带羞涩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心生怜爱。

沈冰凝的好感油然而生,又推荐起果酒,魏玉宸欣然接受,却因喝得太急而轻咳,这一幕引得沈冰凝关切地欲伸手安慰,却在触及时感受到箫翊的目光,那眼神中既有笑意,又带着一丝警告。

“爱妃真是好兴致,看样子今日的比试,你已胸有成竹了。”

箫翊的话语中带着调侃,提醒沈冰凝勿忘场合。

沈冰凝机智应对,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自己曾被救助的经历,以此解释对魏玉宸的关照。

箫翊看似漫不经心地玩弄着手中的空酒杯,实则在考验沈冰凝的反应,而她则迅速领悟,为其斟满美酒。

箫翊的每一个要求,看似无理取闹,实则是对沈冰凝的一种考验,而她,总能以自己的方式巧妙应对。

殿中,沈冰凝与箫翊成为了焦点,一个是燕国的传奇帝王,一个是新晋的宠妃,他们的互动,如同一场无声的戏剧,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周围官员的议论,箫翊的特立独行,以及沈冰凝的机智应对,共同编织了一幅复杂而精彩的宫廷画卷。

在这场权力与智慧的较量中,沈冰凝不仅展现了她的聪慧与机敏,更在不经意间,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微妙与复杂。

而箫翊,这位看似冷酷无情的燕王,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沈冰凝的特别情感,使得这场宫廷聚会,增添了几分温情与期待。

在殿堂的正中央,四位身着华丽宫服的宫廷侍从庄重地站立,每人的手中都捧着一只镶嵌金边的托盘,其上覆盖着精致细腻的织锦,显得神秘而庄重。

阳光从高悬的琉璃瓦缝隙中洒落,与托盘上的金边相互辉映,闪烁着淡淡的光辉。

徐太后的语音温婉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她说:“在这四只托盘之中,隐藏着即将决定四国士子命运的考题,规则简洁明了:诸位士子将在比试之后,由在场的所有人共同评判优劣。”

言毕,她的眼神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透露出几分期待。

这时,肖羽戟身边的孙公公缓缓步入中央,他动作轻盈,举止优雅,轻轻掀开了首盘上覆盖的织锦,一丝不苟地审视着下面藏着的题目。

待他确认无误后,他的目光转向了一旁气质脱俗的崔缊蓉,语调郑重地宣布:“第一项比拼为文学斗智,要求限时内完成一首诗作,评判权将由齐王、燕王、韩摄政及魏国的三王子共同掌握。请各位国家的文学比试代表上前。”

在小盛子依次介绍其他国家的参赛者时,崔缊蓉内心暗自感叹,每位对手都显然经过精心挑选,准备充分,无疑是强劲的竞争对手。

反观宋衍熠,这位性情暴烈的君主,直到抵京的那一刻,才将比赛的重任全部抛给了她,自己却成了甩手掌柜,还过分要求每一场都要赢得漂亮。

此时,肖羽戟身边的楚王后郗颜,嘴角挂着一抹淡雅的微笑,语气柔和地说:“近日,宫中侥幸得到了柳美人所作的两首诗,其才华横溢,令人赞叹。我敢断言,在这世上,能够超越柳美人的诗人恐怕寥寥无几。今日的比试,更多的是为了欣赏各位英豪的风采,如果柳美人参与文斗,那么胜者的归属就毫无悬念了。”

这番话,既是对崔缊蓉的高度赞扬,又不动声色地树敌,并且隐晦表达了崔缊蓉不宜参与比赛的意思,却让人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充满了巧妙的外交手腕。

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话语足以让人心生动摇,退出竞争,但崔缊蓉并非自愿参与,她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

她站起身,仪态万千地走向中央,声音清晰而坚定:“多谢楚王后的夸奖,既然如此,今天的桂冠,本宫便不再推辞了。”

她的不卑不亢,让原本预期她会谦逊推辞的郗颜一时之间愣住了,不知如何接话。

魏玉宸在一旁低头轻笑,对崔缊蓉这份与宋衍熠相似的傲骨表示赞许,不愧是宋衍熠的王妃,就连那份骨子里的傲气都如出一辙。

新科状元安明远则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作为奴隶出身的崔缊蓉怎么可能懂得作诗?以往的作品必然是借用了他人的智慧,而这次的题目远离了惯常的花鸟悲秋,她定会现出原形。

若是崔缊蓉知道他的心思,说不定还会为他的“洞察力”感到好笑,因为这恰好无意间戳中了她的秘密身份。

韩国的选手阳青双手负于背后,对孙公公说: